過去五年,沒人相信印刷OLED能做手機屏。
2025年11月14日,TCL華星DTC大會上,當全行業都在卷折疊屏、卷8K、卷AI概念時,TCL華星選擇把“印刷OLED”這個被質疑多年的技術路線,硬生生從實驗室推到量產前線。雷科技也受邀到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圖源:雷科技攝制
其中,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機顯示采用高精度OLED打印技術,帶來390PPI分辨率的技術突破,視覺等效鉆石排布達490PPI。這意味著印刷工藝終于攻破了小尺寸、高PPI的最后堡壘。
從2013年立項到2025年DTC大會,TCL華星在印刷OLED這條“非主流”路線上坐了12年冷板凳。如今,這塊屏幕用一組數字宣告:印刷OLED不是備胎,是下一個主流。那么,印刷OLED為何如此舉足輕重?
印刷OLED的12年“陽謀”
DTC2025上TCL華星帶來了多款新品:5.65英寸Real Stripe RGB OLED手機屏、0.28英寸單片全彩Micro LED、2.56英寸超高PPI玻璃基OLED……

圖源:雷科技攝制
但真正的主角是印刷OLED。此前行業共識認為印刷工藝只適合中尺寸產品,但TCL華星用這塊屏幕撕開了市場想象空間,如果噴墨打印能搞定390PPI的手機屏,那么從手表到電視的全尺寸覆蓋,就不再是空談。
印刷OLED不是新概念。早在2013年,TCL華星就押注這條“非主流”路線——像印報紙一樣,用噴頭將有機材料“打印”在基板上。優勢在于無需真空蒸鍍、無需精細金屬掩膜板(FMM)、材料利用率90%以上。

圖源:雷科技攝制
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長曹蔚然博士在接受雷科技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團隊過去十二年都在跟三個問題搏斗:分辨率、材料性能、良率。
分辨率是第一道難關。發布會上對390PPI的技術突破輕描淡寫,實則是行業公認的難題。印刷OLED靠噴頭定位,72000個噴嘴必須像閱兵方陣般整齊劃一,誤差控制在微米級,這在五年前、十年前還被視為天方夜譚。
轉折點來自TCL華星自研的星智X-Intelligence 3.0大模型,它實時監控每個噴嘴狀態,一旦出現偏差,算法自動提示糾正72000個噴嘴不可能機械加工得一模一樣,但AI能讓它們看起來一模一樣。
曹蔚然向雷科技表示,如今390PPI手機屏、240PPI筆電屏已在實驗室跑通,只等G8.6代線量產設備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