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自動駕駛的技術藍圖已現,產業鏈環節繁多且亟待開發,應用場景廣泛,對技術創業者而言,每一條細分賽道都蘊藏著巨大的吸引力。然而,技術創新之路總是伴隨著高昂的研發成本,自動駕駛行業也不例外,迅速進入了一段漫長的調整期。多家企業深陷長期虧損的泥潭,裁員、業務調整、大股東撤資的消息不絕于耳。
但近年來,自動駕駛的春天似乎再次到來。隨著多家車企加大智能駕駛技術的布局,自動駕駛產業鏈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企業開始受到資本的青睞,如激光雷達領域的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企業嶄露頭角。2024年,百度旗下的智能出行平臺蘿卜快跑的火爆,以及特斯拉入局Robotaxi等事件,更是讓“自動駕駛已成現實”的概念深入人心。

資本的目光也開始向產業鏈中、下游企業轉移,智駕科技公司地平線、AI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以及小馬智行、如祺出行、文遠知行等Robotaxi、Robotruck企業紛紛獲得多輪融資,并在今年成功上市。這些企業的成功上市,不僅為自身帶來了豐厚的資金支持,也進一步激發了市場對自動駕駛行業的信心。
然而,自動駕駛行業的技術競爭依然激烈。盡管L4級別的自動駕駛曾一度因實現難度過高而讓市場失去信心,但隨著資本熱情的回歸,不少企業重拾開發L4級自動駕駛的目標。在加碼研發和技術比拼的過程中,多數企業仍面臨長期高額虧損的困境,難以平衡投入和盈利的企業將面臨淘汰的風險。
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價格戰也對自動駕駛行業產生了影響。下游企業對成本的壓縮可能對上游自動駕駛零部件或芯片企業造成壓力,而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開始自主研發智能駕駛系統,也對自動駕駛企業的市場份額構成了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自動駕駛企業需要不斷募集資金,以支持技術研發,加速產品商業化進程,最終實現扭虧為盈。
在資本的推動下,自動駕駛行業迎來了上市潮。速騰聚創、如祺出行、黑芝麻智能、地平線等企業紛紛在港交所上市,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也成功赴美上市。這些成功上市的企業在各自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如速騰聚創在2024年前三季度激光雷達銷量大幅增長,黑芝麻智能在全球車規級高算力SoC出貨量中排名第三,地平線在中國市場自主品牌乘用車智駕計算方案市場中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
然而,上市并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自動駕駛企業需要繼續投入和創新,尋求生路。在融資、上市、合作的浪潮下,領先的自動駕駛企業已經吃到了蛋糕,但它們仍需不斷前行,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
自動駕駛行業也面臨著技術難題的困擾。在感知與理解層面,車輛傳感器如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需要全面感知周圍環境,但目前這些傳感器都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在AI芯片的研發上,提高芯片的算力、功耗、性能等仍是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為了實現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水平,整個產業鏈中的每一環都需要攻克技術難關。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自動駕駛企業已經開始出現裁員、高管出走等負面消息。如毫末智行、禾多科技等企業被曝出裁員計劃,資金鏈緊張等問題。這些現象表明,自動駕駛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只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持續創新的企業才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盡管如此,自動駕駛行業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自動駕駛將有望在未來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對于自動駕駛企業而言,上市或許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之一,通過上市籌集資金,加速技術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