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隨著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的宣布,小米汽車經過幾年的努力,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SU7終于駛入了公眾的視野。然而,與此同時,關于這款車型是否抄襲保時捷Taycan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從外觀設計上看,小米SU7確實與保時捷Taycan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流線型的車身設計、追求極致性能的理念,使得兩者在外形上頗具相似性。然而,在價格方面,小米SU7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其標準版定價為21.59萬元,Pro版本為24.59萬元,Max版本也不過29.99萬元,相較于保時捷Taycan的百萬級價格區間,無疑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
這種相似與懸殊的價格差異,無疑激發了公眾的熱議。有網友認為,小米SU7憑借相似的外觀和相對親民的價格,有望成為百萬豪車的平替之選。而也有網友質疑,保時捷Taycan的高價是否僅僅因為那個著名的車標,畢竟在機械素質、三電等方面,如果兩者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價格理應不能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盡管爭議不斷,但小米SU7卻在市場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銷售門店的增加、消費者的熱議,都為其帶來了不小的曝光度。那么,它在市場上的表現究竟如何呢?根據五月第二周轎車銷量排行榜數據顯示,小米SU7在這一周內售出了1109輛,位列第56位。對于一個剛剛上市、定價突破20萬元大關的新車型來說,這樣的成績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小米SU7的上市,無疑為汽車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然而,面對市場的競爭和消費者的質疑,小米SU7還需要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質和性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對于保時捷Taycan和小米SU7這兩款車,消費者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追求品牌、品質與豪華感,選擇保時捷Taycan;有人注重性價比、實用性與科技感,選擇小米SU7。那么,對于保時捷Taycan和小米SU7這兩款車,您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