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程度有目共睹,不少新車剛剛出頭就被淹沒在內卷的浪潮之中,要在這其中脫穎而出可不是件易事。然而,奇瑞前不久上市的全新C級SUV——星紀元ET,卻成功在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場中站住了腳跟,并拿下了破2.6萬臺的訂單。那么星紀元ET究竟有何亮點,能讓其在短時間內立足于市場中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星紀元ET在外觀上頗有幾分星紀元ES的影子,寬厚飽滿的車頭用貫穿燈帶進行裝飾,下方三角切風口處融合了智能燈光,256顆LED燈組點亮后為前臉塑造出未來科技的視覺效果。部分車型車頂還帶有激光雷達裝置,既可以在外觀上點明該車智駕的屬性,也能為后續駕駛提供全方位的雷達監測。
進入車內,星紀元ET延續了新能源車型極簡的風格,10.25英寸的儀表盤獨立矗立在主駕前方,在不影響行車視線的同時為駕駛提供全方位的行車信息。中央區域采用遞減式設計,懸空的扶手臺增加了內飾的層次感,下方斷層的置物臺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置物空間。此外,車內搪塑、皮質、仿木紋飾板等材質的混搭,還在視覺上提升了座艙的質感。
此外,15.6英寸的車機還內置有高通驍龍8155芯片,并帶有星途OS車機系統,能夠支持手機APP控車、可見即可說、4G(5G)網絡等功能,賦能座艙智能化程度較高的人機交互體驗。并且,得益于車外多項感知元件的配備和車內輔助駕駛芯片的結合,不僅全系車型標配有L2級智駕輔助,部分高配車型還能實現NEP全場景輔助、智能泊車、城市領航等功能。
星紀元ET作為中大型SUV,空間表現自然不弱。4955mm的車長和3000mm的軸距為車內空間提供了寬敞的基礎,身高178cm的乘客落座于前排,皮質的座椅觸感舒適,除入門車型外,其余車型前排座椅均帶有加熱、按摩等功能,能夠有效緩解長久駕乘的疲勞感;換到后排,腿部空間留余2拳多,部分車型后排座椅也帶有加熱功能,冬天乘坐比較友好。
動力部分,星紀元ET提供增程版本和純電版本兩種可選。增程版本一共有三款車型,搭載1.5T發動機+單電機,電機總功率為195kW(265Ps),WLTC虧電油耗為5.2L/100km,綜合續航里程為1518km。試駕增程車型下來,高速百公里虧電大約在6個左右,當然因為是夏天,還開了空調,不過這個數據和官方數據還是很接近了,油耗還算經濟實用。并且,200km的純電續航對于日常通勤來說也基本夠用,平時代步不加油都夠用。
純電車型提供625km、540km、655km、760km四種純電續航里程可選,其中760km、655km版本快充時間為0.25小時,其余車型快充時間為0.15小時。而動力方面,純電兩驅車型的馬力為313Ps;四驅車型高配馬力為562Ps,低配車型馬力為480Ps。
實際試駕純電四驅高配車型,3.8s的零百加速讓車輛駕駛起步響應快,在高速路上超車反應迅捷,全鋁底盤和前雙叉臂和后五連桿的懸掛組合,為駕駛提供了穩定靈敏的操控性能,因此該車雖然是C級SUV,但在駕駛中依舊可以表現出靈活的轉向調動,在高速轉彎時,沉著的手感也保證了車輛不出現發飄的情況,加上空氣懸架和CDC可變懸掛調節,讓車輛針對顛簸路段能有效過濾震動,不平整的路段還能調高懸架,提高車輛通過性。
總結:星紀元ET從產品力來看,在外觀內飾、智駕配置、車內空間、動力續航等各方面的表現都沒有明顯的短板,扎實的底盤調校在試駕過程中也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奇瑞造車的實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而該車最大的亮點還是在于價格上,18.98萬起售的價格將中大型SUV打入20萬以內,與市面上大多定位在20萬以上的同級競品車型,例如問界M7(售價24.98萬起)、理想L6(售價24.98萬起)等拉開差距,消費者花小錢也能辦大事,這點也確實夠香!如果你近期有入手新能源中大型SUV的打算,星紀元ET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