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消費者真實的想法,不添油加醋地原音回放,是這篇文章的初衷。
采訪了十幾位消費者,出于篇幅限制,要分幾次呈現出來。文中所有被記錄者均為實名,實情,如實記錄。這是不差錢的消費者群像的第二篇——
何芳:多余的東西不需要,符合我要求的就好
“何醫生”是我們對何芳女士的稱呼。她清秀苗條,一幅寬邊的眼鏡自帶卡哇伊效果;在長沙著名的三甲醫院工作,是一位資深的心內科醫生。
和何醫生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她會和我聊最近科里收的病人,聊心血管領域的新藥,聊基因對人生的影響,聊ICU里不為人知的事情,聊夜班中突發的那些驚險……她醫術精湛又有同情心——作為醫生,這一點真的可遇不可求。
毋庸置疑,這個群體的收入,在哪個國家都不會屬于中等以下的水平。何醫生去年換了輛車,我們的話題,第一次從醫學聊到了車。
講述起選車的理由,何醫生的職業理性和邏輯表現得頭頭是道,“符合我的5個要求,就會買。”
“哪5個?”
“空間大一點,無論是開車還是乘坐,不局促;省油(目前沒考慮過電動車);好操控;產品本身的口碑好,質量好;舒適就夠了,其它多余的東西一律不需要。”基于以上的訴求,何醫生選擇了一輛第八代凱美瑞,白色。

作為車主,她對豐田的TNGA架構無感,對Dynamic Force發動機、Direct Shift-8AT變速箱也無感,更對第八代凱美瑞是國內率先使用強度更高、重量更輕、防銹性更強的超高強度鍍鋅鋼板的日系車無感。
從長沙的廣汽豐田坤寶天心店提車至今,她對自己的座駕點評只有三個字:“很滿意”。
李伊:選了一輛全世界懂行的人都不會質疑的車
李伊很自負,從他和別人的交流中很容易看到這一點,對愚蠢和虛偽零容忍。作為一個性格特別直爽的北京土著,他對一切“不老實的平庸”都看不順眼。
李伊自負的理由很充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北京中考聽力的考題,是他朗讀的,很多我們熟悉的英文有聲教材,也是他錄制的。李伊去英國旅行,很多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會以為面前的這個小伙子和自己一樣就出生在這里。
有人評論起北京土著時總會說,北京人懶,北京人不上進。我只能說,那是因為你認識的北京人不夠多。我見過最優秀最勤奮最靠譜的群體,北京人的比例最高。他們懶得去證明自己,懶得跟瞧不上的人掰飭,讓你老是覺得他(她)心不在焉,這是北京土著骨子里的特質,和他們的水平無關。
李伊的英語學到“沒有不認識的詞”,只有一個原因——刻苦,連著好幾個寒假、暑假,他從早到晚坐在西城圖書館里抄詞典,一個假期,用過的圓珠筆芯可以捆成手臂粗的一捆,抄單詞的A4紙從地上一直可以摞到和餐桌一樣高。
英語好也就罷了,李伊對車,也是真懂。不像很多汽車KOL不懂裝懂,拿關注行業當借口,像饒舌村婦一樣狹隘到只能在人事變動上沒完沒了。
哪款車,是哪一代哪年出自哪個國家哪個工廠,你絕對蒙不了李老師。在某交通廣播做了多年的汽車主播,李伊說自己是“燃油車的沙文主義者,只要還能買到燃油車,就不會考慮電動車。”

學霸的選擇是一輛全世界懂行的人都不會質疑的好車:奧迪Q7 2022款 55 TFSI quattro S line,這車和李伊蠻像的——除了脾氣不好,沒毛病;車雖然大,但操控很精準,無論家用商務還是旅行,都堪稱完美;除了貴點兒,沒毛病。
張麗蓉:工作規律且具備充電條件 當然買一輛電動車
寫這篇文章,采訪的十幾位消費中,只有張麗蓉,我沒見過面。
張麗蓉是一位中學教師,工作時間特別規律。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教師,教計算機。兩人住在慶陽。單說慶陽,不在網上查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特質的人,真的不多,但是說起“黃河古象”的故鄉,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的出土地,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長慶油田的發源地……你立刻會對這個城市充滿了憧憬和好奇。
麗蓉說,家里的車,丈夫開得比較多。聊天的時候,計算機系老師也表現出理工男特有的務實和嚴謹。“因為我們倆的工作固定,上班是兩點一線,家庭的充電條件也穩定可靠,買一輛電動車是特別合適的選項。”
起初,麗蓉和丈夫的購買清單里有一些新晉品牌的電動車,沒有太多考量價格的因素。“計算機系老師”更愿意多接觸新產品,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體驗智能駕駛和人機互動的樂趣。
還沒去預約試駕,夫妻倆就被一位多年從事汽車媒體的好友給圈定“買一輛靠譜大廠的電動車”。這位朋友不斷地向他們輸送“買車首要的因素是安全”;“生產廠家靠譜,比什么都重要”;“一個沒幾年積淀的品牌,和一個有百年積淀的品牌,肯定要選后者”……

“我們在西安的4S店買了一輛別克E5,2023款智享標準續航版。這車開了快一年了,還是很符合當初的預期的。材質和駕駛感受和傳統的油車沒有太大的區別,開起來不點頭不突兀,空間和駕乘舒適感也不錯,該有的配置都有,不過我覺得智能輔助駕駛這一塊兒還可以做得更好。”計算機系的老師這樣總結。
陳磊:人生很短 不要被莫名其妙的事情限制了
美團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美容美體消費平均客單價是200元,北上廣深的價格更高。陳磊就是那種很高級的Tony老師,跟三甲醫院的主任醫生一樣,不預約就想找他剪頭發基本沒戲。這也應了Tony老師們常說的那句“誰閑著,誰就是總監”。
陳磊單剪的價格就是380元起,沒見過誰和他講價,他的客人們也是不需要講價的那個群體。AI取代的行業越來越多,但是,Tony老師沒法被取代;購物可以電商、吃飯可以點餐,理發卻不得不親自去理發店。何況,大清朝之后,也不興留辮子了。
從2013年到2023年的這10年里,陳磊換了3輛車,第一輛是E90的寶馬320,開了6年。
2019年,陳磊賣了E90,買了特斯拉Model X 75D,打動他的是終身免費超充以及酷炫的外形。他住在順義的中央別墅區,在家充電很方便,距離不遠的歐陸購物中心還有大量的特斯拉充電樁,電動車的使用場景不存在任何障礙。
萌生“再開回燃油車”的念頭,是他帶娃出行,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幾次充電等待。“不經歷不足以談人生,我覺得自己不該讓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制約出行。不差那點兒油錢,而人生很短。”

2023年,陳磊在北京金港保時捷中心買了一輛白色的保時捷Macan Turbo,3.6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直觀的體驗就是:“馬路上沒有超不過去的車,包括電動車。油耗嘛,12個左右,75升的油箱,不覺得有什么問題。”
“如果再換車,你想會是什么車?”我問。“奔馳的大G。要是柴油的就更完美了。”說到這兒,陳磊的微笑在臉上蕩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