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確定在增多,但奧迪集團在2023財年還是取得了穩健的業績。該公司財報顯示,其在2023年營收增長13.1%達到699億歐元,營業利潤為63億歐元(492億人民幣)。凈現金流量為47億歐元,與上年基本持平。營收的增長主要歸功于穩定的銷售業績、高需求和更穩定的供應狀況。其中,純電動Q4 e-tron以及Q3、Q5和Q7系列對這一增長做出了特別重大的貢獻。
但在銷售利潤率上,奧迪在2023年為9.0%,這相對2022年的12.2%和2021年的10.4%都有所下降。奧迪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高德諾(Gernot Döllner)表示,利潤下滑是因為受到了供應鏈因素的影響。據其介紹說,原材料供應的負面影響了奧迪集團的營業利潤減少了9億元,如果剔除這一影響則為72億元,而銷售回報率能達到10.3%,相對于去年還略有增長。盡管如此,9.0%的銷售回報率仍處于奧迪的預期區間內。

奧迪集團特別列出了中國業務的財務貢獻。在2023年中國區域奧迪集團貢獻了9.15億歐元,在2022 年這一數字為11.53 億歐元。而在中國的公司稅后利潤達62.60億歐元,比2022年的71.16億歐元略有下滑。奧迪在中國合資公司一汽奧迪的股比僅為10%,這也意味著其每年的分紅非常少。不過,隨著奧迪一汽合資公司的建立以及上汽奧迪的建立,這一情況將在后續幾年中改變。
而分品牌來看,在奧迪集團中這兩年還加入了賓利和蘭博基尼這兩大超豪華品牌。其中賓利、蘭博基尼、杜卡迪表現出色。蘭博基尼在2023財年銷量增長9.5%至10,112輛,首次突破萬輛大關。在收入上則比去年增長 12.1%,增至26.63億歐元,而其銷售利潤率高達27.2%;營業利潤達到7.23億歐元。高德諾稱,蘭博基尼的多款新車已經預定售罄,而其中某些插混車型需要排隊24個月以上。

而賓利交付了13,560 輛,比2022年的15,174輛有所下滑。在2023年,賓利營收29.38億歐元,比2022年的33.84億歐元有所下滑。不過,賓利的銷售利潤率達到了20.1%;營業利潤也高達 5.89億歐元。而杜卡迪去年向客戶交付了58,224輛摩托車,與2022年的61,562輛相比略有下降。該品牌的收入為10.65億歐元,也略低于去年的10.89億歐元。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達到10.5%;營業利潤為1.12億歐元。
奧迪集團預計,2024財年營收將在630億至680億歐元之間,營業利潤率在8%到10%之間。
全面電動化:2026年推出最后一代油車
在2023年,奧迪集團車型中純電與混動車型占比進一步上升至16.3%,其中奧迪在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78,000輛,實現同比增長51%。在財報公布前夕,奧迪也公布了其首款PPE平臺上的產品Q6 e-tron。PPE平臺為800V純電平臺,資料顯示,Q6 e-tron充電10分鐘可增加255公里續航里程;充電約21分鐘,電量可從10%提高至80%。在WLTP標準下,可實現625公里的續航里程。
此外,隨著全新奧迪Q6 e-tron首秀,其搭載的全新電子架構E³也首次亮相。E³全稱為“端到端的電子架構”。架構開發工作的首要目標是搭建起面向未來的標準化框架。由5臺高性能計算平臺組成,適用于未來奧迪的多種車型。與此同時,奧迪德國總部正在整合新興技術和專長,以組裝全新研發的高壓電池,用于PPE豪華純電動平臺。

國產車型奧迪Q6L e-tron將在外觀設計、空間、智能化、智能駕駛等領域進一步升級,并在長春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進行本土化生產,新工廠預計在2024年底竣工。就是時間節奏來看,長軸距版Q6L e-tron將在2024年北京車展首次公開亮相,但交付要到明年。此外,奧迪SQ6 e-tron計劃以進口的形式于2026年上半年進入中國市場。
除了Q6 e-tron,奧迪還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產品將在這兩年集中發布,高德諾稱,Q6 e-tron是一場大規模產品的開端,之后一步一步的讓產品序列變得更加年輕。據悉,到2027年奧迪將大幅擴展電動產品陣列,在所有主要細分市場推出純電產品。

據高德諾介紹,在2025年之前奧迪將推出20款車型,其中在PPE平臺上除了Q6 e-tron,還有A6 e-tron,之后還會出臺PPC的燃油設計平臺,全新奧迪Q5和A5都將誕生在這個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奧迪強調了其在2026年發布最后一批傳統燃料車型的計劃,這一決定使得奧迪預算中油車投入降低,整體預算的70%即295億歐元將被投入到電動、數字化中。
不過,近期多家車企已經推遲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比如奔馳將其推遲到2030年之后,奧迪目前還沒有調整計劃的想法。不過在回答明鏡Pro提問的時候,高德諾還是表示在轉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新變化,在必要的時候奧迪也會采取一些調整的措施。

高德諾還透露說,奧迪正在籌劃推出一些價格更便宜的電動車。他表示,未來在Q4 e-tron之下還有會有一款緊湊型的電動車。“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車型方案,也在英戈爾施塔特生產。”高德諾說,汽車的未來是電動車,而現在是過渡期,這大概會持續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奧迪會生產油車、混動車和純電車。“我們的產品序列和更新完全能夠迎接新的挑戰,克服市場的波動。”高德諾說。
推動內部改革:提升效率,雙手奮戰
而之所以要推出這么多車型,是因為奧迪在產品推出節奏上已經嚴重滯后于對手。此前由于軟件問題,奧迪的多款電動車產品的發布已經一再推后。其中,作為重點產品的奧迪新旗艦車型目前正在Artemis項目下研發,現在已經推到2027年,比原計劃晚了三年。而奧迪Q6 e-tron也遭遇了兩次推遲,發布時間已經到了2024年。因為在產品上出現了如此大的波動,奧迪在電動車市場也面臨著挑戰。
高德諾炒掉該公司首席技術官霍夫曼(Oliver Hoffmann),并親自接任該職位。與此同時,奧迪也剛剛宣布要更換其設計負責人。新一任的奧迪汽車首席設計師來自路虎,其是路虎衛士、發現、星脈和攬勝背后的掌舵人。據悉,在這位設計師加盟之后,奧迪將采用“簡潔”設計理念。此外,在兩個月前,奧迪還罷免了其在中國地區的CEO。

高德諾(Gernot Döllner)
而在內部,高德諾也在推動奧迪的改革,核心是提升效率。“我們要專注發展速度,要加快步伐。”高德諾在財報溝通會上這樣說道。
在2024年,奧迪啟動最大產品攻勢,同時也要繼續推進轉型,高德諾稱這也是奧迪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轉型。“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雙手奮戰。”高德諾說。他表示,奧迪已經制定了“新的計劃表”。這涵蓋了重要的行動力、變革和戰略計劃等都綁定在一起。而計劃有多個關鍵領域:產品技術、品牌的發展計劃、中國以及北美市場計劃等。
在高德諾領導下,奧迪還重新審查了新車投放計劃。高德諾表示,管理層正在查看能夠完成哪些新車,并由此調整了投放計劃和時間安排。而后,奧迪將修訂產品組合和目標。“我們簡化了復雜性,集中力量,推出更多符合客戶需求的配置。我們在組織里面也減少了復雜性,減少了很多因素,制定了新的更精益的結構,新的矩陣結構,促進我們在產品上的創新能力。”高德諾說。

其中研發速度被多次提及。高德諾說,奧迪將推動新車研發速度加快,能夠更快的投放新的車型。但他沒有透露新車開發周期是多久。目前,奧迪母公司大眾汽車的新車開發周期已經從54個月縮短到36個月。
中國市場依然是奧迪重點,一個小細節是:在財報溝通會上第一個提問機會和最后一個提問機會都給到了中國媒體。中國市場,去年為奧迪的第二大市場,售出73.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3%。高德諾表示,中國市場的玩家在快速增加。
在當天的溝通會上,奧迪強調了其未來將有三個重點市場:歐洲、中國、北美。高德諾稱,這是一個很平衡的發展戰略。其表示,為了確保長期競爭力,奧迪目前正在針對各區域市場優化發展戰略,例如推出更多專為市場開發的產品,特別是在中國。比如,奧迪在長春的工廠將專門生產電動車,年初預批量已經開始。而在南方,奧迪將與上汽合作開發新的電動車汽車,以加強在電動市場的地位。

去年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約,雙方將聯手打造全新的電動車。據大眾集團高層介紹,新產品將在2026年上市。高德諾對與上汽的合作表示,這是強強聯手。奧迪通過這種改變,可以吸引年輕消費者,“我們會有一個吸引人的產品。”高德諾說。據悉,上汽與奧迪聯合產品預計將在上汽奧迪中推出,而該產品預計會基于智己的平臺打造。
此外,高德諾還就歐盟發起對中國電動車的調查表示反對,其表示奧迪不論什么時候都支持開放的商業競爭環境。而對于中國方面車企進入歐洲帶來的新競爭,高德諾表示歐洲車企要學會接受來自中國的競爭,其表示奧迪不擔心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