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撤辣”后第二周,香港樓市熱度持續。
根據中原地產監測數據,中原地產十大屋苑上周末(3月9日、3月10日)成交量創3年新高;一手市場方面,在撤辣不足十天已錄超過1500宗成交,香港一手及二手市場皆旺。
今年2月28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4至2025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其指出,即日起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即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
機構:市場已消化大量筍盤,有賣家開始反價
所謂“辣招”,主要是指香港對樓市的一種需求管理措施,即以額外印花稅來打擊短期炒賣活動、買家印花稅來遏抑外來需求以及新住宅印花稅來減少投資需求。
機構監測信息顯示,在辣招打壓下,香港住宅物業交投量不斷萎縮。以中原地產統計的十大屋苑為例,成交量由“辣招”前超過1萬宗,減少至去年僅2000多宗,與1997年近2萬宗相比,更大跌近九成。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杰表示,中原地產統計的十大屋苑中,東涌映灣園跌幅最大,2010年全年成交多達983宗,去年跌至只有124宗,大跌87%;其次是沙田第一城,成交量由2010年的1887宗,跌至去年285宗,跌幅85%。曾有“炒家天堂”之稱的天水圍嘉湖山莊,2010年全年錄2243宗成交,去年僅392宗,跌幅達83%。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高峰期,嘉湖山莊全年成交量多達4227宗,為全港成交之冠。

官方也關注到樓市下行的壓力。陳茂波在2月28日公開指出,2023年,香港住宅物業市場在息口上升及外圍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市場氣氛自去年中起十分審慎。樓價全年下跌7%,交投量縮減5%至約4.3萬宗的低水平。非住宅物業市場大致如此。“我們認為在當前的經濟及市場情況下,有關措施已無需要。”
由此,香港推行了14年的樓市“辣招”全面撤銷。
撤辣后,香港房地產市場信心回升,一二手房成交均明顯上漲。其中,中原地產住宅部短短兩天(2月28及29日)內促成多達93宗新盤及二手買賣,即平均每日約47宗,相比撤辣前的2月平均每天16宗,急升近兩倍。
從第二周市場反響來看,香港樓市熱度仍在持續。
根據中原地產監測數據,中原地產十大屋苑在上周末(3月9日、3月10日)錄得37宗成交,按周再升48%,成交量創逾3年新高。其中,新界區成交占比達60%,“沙田第一城”錄得10宗成交,屬屋苑接近4年來同期最旺。
陳永杰表示,樓市撤辣后第2個周末,十大屋苑成交量重上30多宗水平,創3年來同期新高,對上高位為2021年2月中的周末,錄37宗成交,“撤辣”使得樓市重回正軌,換樓鏈亦隨之啟動,不少買家怕遲買會貴,入市決定明顯加快。

根據中原地產公布的數據,新界區3大指標屋苑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及映灣園在上周末合共錄得23宗成交。中原地產天水圍副區域營業董事伍耀祖表示,全面撤辣后交投暢旺,市場上已消化大量筍盤,現在部分買家需要追價入市。
從案例來看,中原地產新界東豪宅白石角第二分行副分區營業經理徐家倫表示,撤辣令樓市重回正軌,最新成交的大埔白石角的嘉熙3房,日前反價2萬港元成交。
一手市場方面,機構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末(3月9日、3月10日)錄得超過300宗一手成交,包括有沙田樓盤單日售出73套。
另據中原地產數據,在撤辣不足十天,一手房已錄超過1500宗成交。其中,作為撤辣后首個新盤,恒地旗下長沙灣巴域街新盤Belgravia Place于3月11日加推24套,當日全數出售,涉資1.66億港元。該樓盤自3月3日開售以來已累計出售367套,套現逾19.77億港元。
內地樓市購買力會被香港分流嗎?
香港此次全面撤辣,對于內地買家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中原地產方面表示,香港豪宅市場多年來吸引不少外來資金,尤其是內地客,但過去10年政府為壓抑樓市及外來需求,于2012年起先后推出“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向來港買樓的非本地或公司買家(以公司名義入市),開征高達30%的重稅。即使去年施政報告“半撤辣”,將兩項辣稅的稅率分別降至7.5%,但仍要支付15%的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