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金價一路奔著奢侈品行列去了,但比黃金更貴的還有“痛金”。一克“痛金”動輒兩三千元,卻用小小的“谷子”蓋過了消費者的價格敏感,今年雙11,更多“痛金”的出爐及走俏正在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向。
雙11走過第17個年頭,促銷的狂熱和消費集中爆發(fā)的熱鬧不斷降溫,近年來,電商及品牌始終在找價格外的更多用戶吸引力。從“痛金”的走紅觀察,更值得關注的是,雙11里情緒消費的新變遷,當代年輕人正在花錢中展露一種“精心計算的感性”。
“痛金”當?shù)?/strong>
黃金熱延續(xù)到了2025年雙11,電商平臺的“黃金券”一度引發(fā)搶購熱潮,“如何搶黃金券”的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3億,背后是金價一路飆升下消費者對黃金的價格敏感。
但與此同時,消費者李欣告訴記者,她2018年買的“痛金”現(xiàn)在還賣不出原價。這在過去幾年的金價走勢下稱得上冷門故事。2018年國際金價尚處于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2025年國際金價已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仍沒能趕得上“痛金”當年的溢價。
“痛金”一般指代那些有潮玩IP元素的黃金產(chǎn)品。李欣提供的截圖顯示,她在2018年1月購入了一款周大福與三麗鷗的聯(lián)名,當時國內(nèi)二次元經(jīng)濟尚未抬頭,這款黃金含量不足0.2克的產(chǎn)品售價258元,李欣算了一筆:今天的黃金回收價仍然不及七年前這個價格。
“不太考慮價格,我買的是IP嘛。”王鑫在近兩年購入了陰陽師、哪吒的“痛金”,他告訴記者,最開始買“痛金”只是因為玩游戲看到了相關宣傳,關注過價格相對金價并不劃算,但沒太在意。不同的IP溢價情況并不相同,比如哪吒1的黃金聯(lián)名和金價相差不大,而陰陽師就是“格外離譜的溢價”,但在王鑫的消費決策里,這屬于IP溢價,是可以接受的。
記者在閑魚平臺看到,許多周生生陰陽師聯(lián)名“痛金”正在進入二手市場,一款金重1.33克的茨球黃金轉運珠顯示原價749元,目前閑魚價2300元,仍有6人想要。11月12日,周生生官方旗艦店的足金飾品價格為1309元,二手“痛金”價格仍要高出420元左右。
今年雙11,“痛金”正在從小眾賽道變作一門大生意。今年4月,淘寶天貓為IP黃金設立獨立類目,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該類目商品成交額同比實現(xiàn)三位數(shù)增長,10月環(huán)比增長超過70%。天貓雙11期間,黃金品牌進一步加深了“萬物皆可痛”,例如周大福推出NBA聯(lián)名系列、潮宏基推出“黃油小熊”系列新品,周大福與《黑神話:悟空》的聯(lián)名系列銷售創(chuàng)新高,借勢IP,黃金品類實現(xiàn)了年輕人、男性的客群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