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在前兩天就炸了鍋——咱宿遷隊,你沒聽錯,就是本地這個草根足球隊,跑新樓盤售樓處去搞粉絲見面會,瞬間成了眾矢之的。有網友說了,這不是足球隊打比賽該干的事兒么,怎么轉行當起房產推銷員了?關于這事兒,說實話,我也是看得眼睛直愣愣——家門口足球圈,這回真是反轉又反轉。
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起來還真不復雜。6月26號上午,太陽光正杵著頭往下曬,纏著草根光環的蘇超宿遷隊帶著主力隊員們,直接殺到建發文瀚府營銷中心,粉絲們還沒捂熱座位,球員們已經在臺上搔首弄姿——咳咳,不是,主要是互動加簽名,現場還真是氣氛烘托得有模有樣。但偏偏這視頻傳出來,彈幕就炸了!
我真是沒見過這么兩極分化的場面。有人覺得——“地方球隊嘛,搞點活動拉拉人氣,也沒啥”。可一大波網友直接冷笑:“現在業績下滑太猛,連足球隊都要當廣告板?”還有人說:“原來房產和足球也能這么直接聯姻,算我開眼了。”有話直說啊,誰看了不一頭問號?足球歸足球,商業歸商業,這事兒擱誰心里都膈應。
其實背后的故事,也不是一天兩天拍出來的。宿遷體育局那邊當晚就發了個權威情況通報,回應得也算及時。他們查了一下,說19號那會兒,體測中心負責人羊某還在朋友圈呼吁企業贊助球隊,誰知道真有房企主動找上門,說要搞粉絲見面會。結果羊某直接“線下操作”,沒打招呼,助理教練王某拉上球員就去了。真是快進快出。球隊還沒來得及熱身,18分鐘以后,體育局電話打過來,趕緊給叫停,都散了。說點題外話,我覺得局里的效率那還真不是蓋的,動作比短視頻還快。
后面官方的態度也挺堅決——負責人調查處理,助理教練直接“走人”,球員要好好教育。挺狠的,但也不得不這樣。球迷和路人看著就一句話:“宿遷足球靠成績,不靠樓盤。”實打實地把問題擺上了臺面。順便一說,原定下午的網上直播也被直接取消,售樓中心表示,這跟賣房真的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但話說回來,誰讓場地選在營銷中心?這畫面一出,想不聯想都難。
順帶說一下,球隊戰績最近可一點都不出圈。上場對鹽城直接輸了,城市積分榜里排名第五,別的不說,想沖到頂還得看后頭怎么踢。再這么玩下去,場外新聞比場內的球賽還勁爆,這滋味兒,老球迷都明白,扎心啊!
彈幕和評論區那才叫有梗。我看人家說得好:“下次是不是要去奶茶店拉新,超市做促銷?”還有人吐槽:“以后踢球是不是也得穿上房企logo的球衣算KPI?”甚至有人直接喊話:“喜歡你踢球,不想你賣房。”講真,互聯網真是個大草原,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撞一塊兒。
聊到這,大家伙怎么看?本地草根球隊參加商業活動,是破圈創新還是該守規矩?商業和體育到底該怎么邊界?要我說,宿遷隊的事兒其實是整個小球隊生存的縮影:沒人氣、沒錢、沒曝光,只能靠點資源硬撐。可一旦動了粉絲的“底線”:你們該干啥不干啥,立馬熱度翻譯成爭議。這背后還真不是簡單賣個房的事兒,人情、市場、規則,咱都繞不開。用網友的話說,“如果想紅,先把球踢好!”
走心一句,大家在評論區說說,你們能接受家門口的體育隊為找錢“帶貨”嗎?如果你是小球員,會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