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兒齊唱送別父親的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父親生前摯愛《送別》:三女兒選擇齊唱《送別》,是因為這首歌是父親黃旭華生前最愛的曲目。悠揚的旋律中,“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歌詞浸透著女兒們對父親的不舍與敬意,既是對父親個人情感的寄托,也暗合了他與故鄉、家人、核潛艇事業的多次“告別”。
2. 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的奉獻精神:黃旭華作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隱姓埋名三十年,為國防事業奉獻全部心血。他曾在采訪中回憶,因工作保密,父母多次寫信詢問他的工作單位與內容,他只能避而不答;父親去世時,他因任務在身未能見最后一面。這份對家庭的虧欠,成為他晚年反復提及的遺憾。女兒們通過齊唱《送別》,表達了對父親無私奉獻的理解與敬意。
3. 黃旭華對故鄉的深厚眷戀:汕尾是黃旭華魂牽夢繞的故土。1958年離家時,他與母親約定“等核潛艇造好了就回來”,卻因保密要求與家鄉一別30年。1987年,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讓母親得知他的身份,老人含淚讀完文章后,將一條舊圍巾寄給他,此后黃旭華每年冬天都會佩戴,稱“圍上它就像母親在身邊”。2025年6月29日,當他的靈骨回歸汕尾,三女兒選擇用《送別》為他送行,這首歌也暗合了他與故鄉的多次“告別”。
4. 黃旭華“此生無怨無悔”的誓言:黃旭華院士的墓碑背后,鐫刻著他生前對自己人生的凝練剖白:“此生屬于祖國,此生屬于核潛艇,此生無怨無悔。”這21個字,濃縮了他隱姓埋名三十載、為國防事業奉獻全部心血的壯麗人生。女兒們歌聲中的情感層次分明,與黃旭華“此生無怨無悔”的誓言形成強烈共鳴——他將對家庭的愧疚深埋心底,將全部熱忱獻給了祖國的深海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