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多地的“一站式”服務中心掛牌,二手車“出海”提速,成為今年我國外貿增長新亮點。
出口目的地集中度高
商務部數據顯示,在2019~2023年期間,中國二手車累計出口36.7萬輛,出口金額87.4億美元,已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023年我國二手車出口27.5萬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二手車出口20.3萬輛,預計今年將達到40萬輛的規模,同比增長30%左右。
目前,我國二手車出口目標市場主要為中亞、東歐、中東等“一帶一路”國家。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阿聯酋和哈薩克斯坦是我國二手車出口排名前5的國家。前10個出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量占我國二手車出口總量的90%左右,集中度非常高。一方面說明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采取了對部分市場重點培育的聚焦策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出口企業在這些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
1~7月,我國對阿聯酋的二手車出口量排名第一,之后是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其中不乏二手車商將中亞作為中轉地,繞道賣到俄羅斯。
全球二手車出口規模超過500萬輛,整體出口潛力巨大。中國目前二手車出口量占新車出口量僅為3%,和日、美、韓三國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廣東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廖智勇表示,我國二手車出口面臨諸多有利條件,如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國際市場的廣闊需求,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等。隨著我國新車出海步伐加快,中國汽車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在技術、產品、售后服務等產業鏈不斷完善。很多國家出臺了進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優惠政策,包括稅收減免和放開進口條件等。
理性應對諸多挑戰

雖然二手車出口整體形勢向好,但廖智勇提醒,國內企業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二手車出口仍面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競爭越來越“卷”、海外標準對接、品牌建設、售后服務等諸多問題和挑戰。
首先是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如局部地區戰亂等影響進出口貿易,所以出口企業要具備應對復雜國際形勢的能力。其次,出口企業競爭內卷的趨勢逐漸顯現,如產品同質化、車況不透明、調里程表等亂象陸續出現。行業應不斷加強自律,誠信經營。第三,在體系化建設方面,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比較完善,但海外服務網點、金融支持等配套體系仍有待建設。同時在出口企業的信用評級和海外企業的征信數據方面還有所欠缺。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田甜表示,除了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外,出口目的國對汽車進口政策的調整對貿易影響很大。比如,俄羅斯已經多次調整關稅政策;中亞多國對進口車輛進行限制;西亞的約旦對進口純電動車提高稅率,要求必須有相關的Mac認證等。
另外,國際貿易中還不能忽視各種貿易信貸風險和匯率風險,比如二手車運到俄羅斯,但是俄羅斯匯率大幅貶值,有很多還沒有收到貨款的企業因此遭受了較大損失。所以企業要在通關的各種事務和手續上謹慎小心,規避海外買方信貸風險和匯率風險。
不容忽視的還有,國內二手車出口領域面臨配套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尤其是在金融支持方面有待加強。日本、韓國的新車和二手車“出海”都有配套的金融體系形影不離,比如日本的三菱UFJ銀行、三井住友銀行、Mizuho銀行是跟著日企一起出海的。
抱團“出海”拒絕無序競爭
面對新的國內外形勢變化,廖智勇建議,二手車出口企業應當關注以下幾個重點:一是要把握機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紅利,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消費習慣及需求特點,精準定位,精準施策。改變以前粗放式經營,簡單貿易的思路。
二是要加強合作,避免惡性競爭,實現互利共贏,不要壓價。如果完全依靠價格為競爭手段,只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同時還要加強行業內外的交流合作,共建供應鏈體系、協同作戰,共享資源,共謀發展,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二手車出口品牌。海外市場廣闊,每個地區、每個細分領域都存在機會,中國企業不要扎堆,比如俄羅斯、中亞市場表現好,大家就全部蜂擁而至、無序競爭。不同企業應該發揮各自所長,利用各自的優勢能力和資源,抱團開拓海外市場,一起面對海外更激烈的競爭。
三是要注重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要在產品選型、增值服務、營銷策略等方面不斷創新,提升二手車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未來的競爭不局限在價格上,還涉及售后、零部件和配套相關服務、品牌宣傳推廣、銷售渠道等多個方面,甚至無人駕駛、AI技術等都將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和企業綜合競爭力。
非洲市場有待深挖

“我國二手車出口主要流向中亞國家和俄羅斯,但是經過這兩年的市場洗禮后,企業在這些地區已經很難賺到錢,所以我們今年將業務重點放在對非洲市場的開拓上。”汽車出口貿易公司SRC超技科技首席執行官鐘毅坦言。
鐘毅介紹,之所以看好非洲市場在于幾方面的條件已基本成熟。首先是車源,隨著國內二手車交易量逐年攀升,車源已經非常充足。其次是國家關系要保持穩定,中國與非洲國家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利關系。第三是需求,非洲消費者對二手車有一些個性化的需求,比如由于道路基礎設施差,客戶提出要求車輛底盤離地間隙要達到18厘米,如果國內的二手車賣到當地,離地間隙沒有調整到18厘米,車輛在行駛中很可能損傷底盤,從而引發電池起火事故。第四是保有量,非洲人口將近14億,但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23輛,恰好為我國出口二手車提供了良好契機。另外,非洲市場客戶平均年齡非常年輕,且人均月收入相當于500~1000元人民幣左右,與中國90年代相似,因此低價車很有市場。
物流需兼顧效率、成本和安全
物流是二手車出海的重要一環。深圳車粒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MO施菲菲表示,在提升運輸效率方面,供應鏈物流構建了一張高效率的運輸網絡,整合了包括公路、鐵路等多元化且靈活的運輸方式。運輸網絡又包括國內的集散中心、運輸線路,包括海外的配送中心等。
供應鏈物流的運輸方式優化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時間。比如從口岸到中亞或者是俄羅斯,他們會基于不同的目的地國家,幫客戶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尤其在運力和運費波動的情況下,優化運輸流程能夠保障車輛按時到達。比如到中亞采用直達的運輸方式,到俄羅斯選擇中轉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費用和支出。
智能物流管理系統對提升運輸效率起到了關鍵作用,可以實現對二手車運輸全過程監控,從車輛在國內裝車開始,每一個環節都有跟蹤。在智能平臺發現運輸有延誤時,企業會及時與客戶進行溝通并快速反應,調整運輸計劃。
運去哪物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去哪”)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以平行出口方式出口的“二手車”目前以電動車為主,純二手車出口中則油車占比高,電動車非常少。
二手車出口海運的方式主要包括集裝箱和滾裝船運輸。在運輸電動汽車時,多數船公司會要求所運車輛的剩余電量維持在20%~30%,同時需要提供斷電操作方法。此外,由于不同品牌及款型的車,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船公司還會要求出口商提供一系列安全手冊,比如,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包括運輸過程中起火、到港后突然無法啟動等,需要有能力制定應急方案,以保障運輸質量和安全。
據了解,運去哪專業團隊在全球設有25家分公司,其中在墨西哥、巴西、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可以按需協助對接當地正規貿易商資源,因此熟悉當地具體要求和流程,可以提供二手車出口的物流預案,全程把控,避免出口企業的車輛發到船公司才發現資質不全、安全措施不到位,最終影響運輸和交貨周期。
讓數據多“跑路” 企業少“跑腿”

北京汽車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市場作戰部二手車管理高級經理張旭坦言,前兩年平行出口熱,一方面開拓了空白市場,預熱了國外市場,但同時也給有廠家背景的出口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廠家海外市場造成了沖擊。部分二手車出口企業將“內卷”之風帶到了國外,擾亂了當地市場價格體系,導致中亞、中東和俄羅斯的市場競爭日漸激烈。
對于目前二手車出口的難點,張旭認為主要表現為海外各國政策不同,車源匹配程度低,企業都是按單尋車,并且找車非常困難。在出口退稅方面,公戶車輛可以退13%的稅,個人車輛無法退稅,價格就相差了13%,造成利潤損失。車輛證照方面,新車隨車合格證在辦理完牌照之后由車管所保管兩年就銷毀,造成出口時賣方無法向有需要的經銷商或買方提供。
另外,海外客戶更習慣通過阿里國際站選擇產品并留下聯系方式。而日本有國際化平臺,可以線上找車并付款,并跟蹤發貨和物流進度。所以希望我國也能建立起這種更適合二手車出口的網上平臺。
慧貿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澤濤指出,國內有不少二手車交易平臺的出口業務還未形成服務閉環。雖然部分企業依靠行業資源優勢,建立了二手車出口營銷/服務平臺,但多側重于線上展示、溝通對接等,還未真正實現線上選車、在線交易等全流程服務。
為解決上述問題,北京二手車出口服務中心已在建設中。中國(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可以為二手車出口企業提供企業資質、原產地、許可證件到通關申報、出口退稅、稅費支付等全環節站式標準業務辦理服務。基于“慧貿0S+信貿鏈+服務矩陣”的整合模式,聚合了營銷、物流、支付結算、檢測整備、法財稅等100多家貿易企業的各種優質服務。
如今慧貿天下正基于“單一窗口+信貿鏈”打造北京數字化二手車出口服務中心,線上線下聚合營銷、檢測、物流、關務、結算等服務資源,為二手車出口提供一站式全鏈條綜合服務,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信貿鏈不僅可以降低國際交易的信任成本,還可以保證信息安全(端對端、區塊鏈系統存證、可追溯),此外還能智能合約自動匹配供需雙方,數據自動化程序,可以自動獲客,沒有中間商,降低成本。另外,系統可實現全球訂單追蹤,實現透明供應鏈,并為碳足跡提供查詢。其中,數據保管箱可以將各種數據自動識別歸檔,形成數據資產,為后續查詢、應用,以及企業申請信用貸款等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