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錦湖日麗塑料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從事塑料共混改性業務,是國內共混改性行業的領先企業,也是上海市制造百強企業。
2024年12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汽車設計與CMF大會上,錦湖日麗資深設計師、美學塑料汽車行業負責人卞林鑫介紹,美學塑料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案例和CMF探索

卞林鑫 | 錦湖日麗資深設計師、美學塑料汽車行業負責人
以下為演講內容整理:
錦湖日麗是一家中韓合資的材料企業,其中,“塑可麗”致力于在塑料基礎上深入探索其材質與效果的多樣性,進而開創了“美學塑料”這一品類。從材料領域跨入美學領域,是一次小小的跨界,我們希望通過CMF的視角,深入探究這類塑料所能展現的多樣化應用場景。
美學塑料介紹
關于美學塑料,塑可麗用一句話概括,即通過注塑、擠出、一次成型實現的免噴涂塑料。這種塑料能夠呈現出豐富的外觀質感,如金屬效果、閃爍效果等。在此技術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思考設計師在材料公司所能發揮的作用。至2018年前后,我們每年均會推出自己的年度推廣色、年度趨勢色。時至今日,我們的服務已擴展至針對不同行業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汽車行業,推出免噴涂美學塑料的落地指南,甚至是case by case的設計提案和色板材質開發、落地應用等配色設計服務。
美學塑料經歷了多次變革,第一次變革是從傳統的染色塑料拓展到改性塑料的范圍內;第二次變革是在改性塑料的基礎上,做一些新的外觀效果。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新效果的加入限制了其應用范圍,顏色的呈現與效果需不斷探索,同時材料性能也需達到平衡。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成立了CMP技術平臺,旨在提供系統性的材料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
高質感外觀&可持續表達
基于上述認知,我們在汽車行業進行了高質感外觀的嘗試,并深入探索了多個CMF案例。在進行趨勢研究時,我們密切關注車企發布的新概念車型,以獲取靈感。
例如,DS在2021年發布的一款車型,采用了鍛造感的手工藝面料材質,如同絲綢般光澤柔和,為內飾增添了一抹高級質感。該車型中的車窗零件這個部位的元素外觀質感,類似于洛可可白,進一步豐富了內飾的色彩與質感。
在其他高質感外觀的表達上,MINI的一款車型則采用了奢侈品表達的意向。其車身采用了陣列式的千鳥格紋設計,并巧妙地呈現出織物感,與燈光相結合,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奢華的享受。
而韓國市場的起亞概念車,在打造高質感座艙氛圍時,巧妙地運用了光線與編織紋理的結合。光線環繞整個座艙,與編織紋理相得益彰,共同營造出一個既舒適又充滿高級感的場景。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那我們如何通過美學塑料的各種效果來表達這種高質感呢?
首先是常見的金屬效果的質感,我們希望他可以擁有獨特的質感,而不是作為企業降本的首選方案,因此我們會對金屬效果做顏色、效果的搭配和選擇。
第二類是基于黑底白色撒點的設計,也能通過調整撒點的密集程度來展現全新的質感。我們的量產案例中,理想汽車的下沉式儲物殼外部塑料部分采用了我們耐熱級的ABS材料,并實現了撒點效果。這不僅僅是對塑料效果的設計,更在于它與麂皮絨材質的巧妙搭配,這種組合方式充分展現了設計的獨特屬性。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在設計尋覓靈感的過程中,無論是從服飾面料領域還是跨行業、跨領域探索,我們都會發現多樣化的表達意向。我們運用了自然撒點絨毛的創意,所謂撒點,即在色板上呈現出點點狀效果,這源于我們在色板制作過程中加入了纖維狀或絨毛狀的物質,從而在視覺上營造出類似布藝的質感。進一步地,我們可以結合特定的紋理設計,或通過其他形式的搭配,將這一質感轉化為如牛仔面料般的意向表達。
實際上,設計師在選擇外觀方案及其實現工藝時,通常會面臨多種選擇。然而,在最終決策時,我們必須綜合考慮成本因素,評估哪一種工藝效果最能符合車型的整體定位與需求。這樣的綜合評判過程,才是實現優秀CMF設計的關鍵所在。并非全然追求昂貴或低廉的材料,而是基于綜合考量做出決策,這是我想要表達的第三個意向——免噴涂雙色注塑。
雙色注塑工藝需要第一層與第二層材料的巧妙結合。第一層通常選用透明材料,而第二層則采用金屬質感或其他具有特殊質感的材料。為了充分展現這兩種材料的設計紋理,兩層之間需要保持約30度的溫差。
在可持續性方面,我們主要關注兩點。第一,我們在塑料粒子中添加含有生物基成分的材料,如秸稈、咖啡渣等,以此表達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第二,用PCR消費后回收塑料來做新的CMF設計。
當然從色彩意向的角度來說,我們更愿意從自然靈感中汲取色彩,進行模擬與再現。例如,我們通過密集的透明撒點來模擬海藻的視覺效果,同時底層添加了竹纖維,以此結合呈現出生動、自然的生物感與自然感狀態。
近年來戶外活動的熱度持續攀升,原野綠色成為了備受歡迎的流行色。在表達環保主題時,許多設計師采用破碎、重組的意象,以此強調物品的回收與再利用。我們也在此方面進行了設計與意向的參考,期望能夠創作出更多既美觀又環保的汽車內飾設計方案。
對此,我們采用了密集的撒點工藝來模擬鵝卵石的外觀,我們在制造材料中選用了消費后再回收塑料,從而在設計與材料回收兩個層面都實現了可持續與環保的表達。許多主機廠的設計師都注意到了沃爾沃車標——在點亮或插電時,它利用光擴散材料發出光亮,并與下方的氛圍燈完美融合。這是一個小巧而精致的設計細節。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飛利浦的一款3D打印燈,將3D打印造型與流動的紋理完美融合,幾乎掩蓋了3D打印的線條感。我們希望通過模擬城市一公里海岸回收垃圾的處理過程,尋找了類似漁網的綠色和藍色纖維,制作了一塊色板。在制作過程中,我們特別選用了回收的PETG和PET材料,從材料層面回應了可持續發展的議題。
CMF創新方向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受迪奧一款從海灘沙灘意象中汲取靈感的牛仔布服飾啟發,我們在色板上也運用了流紋效果,并通過添加撒點來進一步增強這種質感的表達。
另外是液態金屬效果。盡管它本質上是塑料材料,但卻能展現出高光澤、高鏡面的反光質感。這種效果在服飾、3C類產品、汽車造型等領域都備受追捧。
此外,在之前研究撒點課題時,我就在想如何將亮點元素應用于汽車內飾設計中,比如勞斯萊斯的星空頂。我們設想采用夜光式撒點設計,這些撒點具備夜光特性,即在吸收光線后,能在夜間發出點狀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