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賣不動,是因為老車釘子戶太多?那就再添一把火。
近日,財政部正式下放了2024年全國財政貼息和獎金補貼,以進一步支持和推動國內“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實施。具體來說,中央財政將提供64.4億元預撥資金,地方政府則會投放47.6億元,合計下放資金達到了112億元,同時財政部也在公告中明確了今年要回收報廢的車輛指標數為378萬輛汽車。
根據《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中央財政預撥資金匯總表》中詳細的數據可知,補貼資金將會更多流向汽車普及化走在前面的東部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購置汽車時間較早,其汽車更換報廢的節點也最為臨近,整個東部地區所獲得的資金為26.74億元。緊接著就是中部地區,19.73億元,而汽車產業發展節點相對靠后的西部地區則獲得了17.93億元。
而該筆資金除了要支持汽車舊換新工作外,也承擔了一部分扶持當地汽車產業的重任,于是我們在匯總表里也看到了,類似廣西這種汽車產業并不發達的地區獲得了2.8億的資金,高居所有城市之首,而北京只有0.75億元。畢竟單就財政實力而言,北京并不需要過多依賴補貼資金,而廣西這種經濟實力相對欠佳的地區,則需要更多的外來資金扶持產業發展。
隨著資金的下放,國內各大車企新一輪的汽車補貼活動,也將陸續展開,那么具體落實到咱普通老百姓身上,會有哪些福利呢?
根據此前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可知:“從通知印發至今年年底(12月31日),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額補貼,其中,對報廢上述兩類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雖說,單看萬把塊的補貼金額,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高,但考慮到臨近報廢期限的老車殘值往往都比較低,考慮到實際維護成本等多種因素,這一“舊換新”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加之老車賣了,就必然要添置新車,畢竟對這幫老車用戶來說,購車并不是毫無意義的消費,而是代步工具的更新換代。
隨著這部分消費者參與到“舊換新”活動中,車市也會重新煥發活力,雖然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汽車產業的結構性供給問題,也無法改變消費市場持續性低迷的現實,但卻能夠給處于銷量壓力中的車企帶來一些喘息的機會,同時類似“汽車拆解回收”、二手車交易等行業也會因此受益,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少花錢就能換新車,自然也是好處大于壞處。從這個角度來講,新政策的效果還是值得大家去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