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圈最熱點的新聞應該就是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加持的秦L DM-ii和海豹06 DM-i車型上市并開啟交付,9.98萬元的售價引爆了市場,2.9升每百公里的油耗幾乎與油電同價的經濟性表現堪稱全球混動進入新時代,當然有熱度就有爭議,對于官方所宣稱的2100公里甚至媒體所測試的2400、2500公里的續航還是引發了不少質疑。
于是,全網著名自媒體“向北”展開了高調的秦L DM-i 120公里版本續航挑戰活動,雖然一開始說歡迎全網參加,但最后陪跑的只有本田雅閣混動一款車型,沒能夠實現預料中的奇瑞吉利長安等一眾主要對手的陪跑,顯得多少有些孤單,不過最終表現還是有著不錯的水平,實際完成了1977公里的滿油滿電續航里程,綜合油耗為3.37升每百公里,而且這個數值是以實際加油的量計算,并非快樂表。最終續航達成率98.85%,已經可以說達到了合格的水準。
幾個容易被關注到的問題,首先是海拔,西安市區平均海拔約400米,而深圳市區平均海拔有著一定的跨度,大約在40米左右,有著300多米的海拔落差,不過放大到近2000公里的距離上,這個變化其實并不太明顯,對于續航的影響相對有限,不會出現超長距離下坡反向充能之類的情況出現,同時考慮到測試當天的天氣情況,華中華南地區正在經歷大范圍強度不低的降雨,對于整體的續航其實影響不小。其次車上全程為,兩人乘坐,基本吃喝拉撒睡都在車上,如果只有單人還可以更高一些,在整個過程中包含了大量高速快速路段,平均時速也較高,對于插電混動車型來講并不是優勢路段,如果在日常城市通勤行駛中更低一些,或將有著更加出色的水平。
說到這里有人就會說這完全是65升油箱的功勞,大油箱混動有什么了不起,但是還真別絕不把油箱大當技術優勢,混動車型此前一般油箱較小,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不想搞大油箱,而是因為大電池占用了底盤和空間的布置,而多數情況下由改電車型的結構又讓空間利用率不高,油箱被迫縮小,首先油箱大就是一種電氣化構架更加先進集成度更高的水平表現,是一種技術優勢。同時,雖然電池不算大,但無論是秦L還是海豹06純電續航里程80和120公里在10萬元左右價位是正常水平,并沒有比其他車型低多少,顯示了電耗方面的不錯表現。
至于你說頂配價格達到了14萬元,那大部分消費者對于該車型的興趣恐怕不是奔著13.98萬元起還是9.98萬帶來的沖擊。最后則是兩個經典的滑稽說法,一是“油相大,每次加的錢就變多相當于多花錢,加滿了油又開不完,時間長了油還會放壞”,那只能說首先這種奇怪的理論到底成不成立拋開不談,關鍵是沒有人規定加油一次就一定要加滿,有沒有可能可以少加一些,并不影響整車的行駛性能,反而會減低自重,再度降低功耗,其次,由于本身NEDC工況困難油耗可低至2.9升百公里,電費較高的情況下這套技術已經可以達到近乎于加油和用電同價的水平。
就以向北實際測試為例,行駛完近2000公里的續航里程,總花費為535元,相當于每公里0.27元,而普通的電動車高速電耗按15千瓦時每百公里計算,高速充電樁高峰期按兩元每度電計算,百公里也需要花0.3元,還真是差不多的水平。當然,你如果主要是城市通勤,電耗較低,加上有私樁或波谷充電可以享受每度電0.3-0.4元電價,那么電動車的功耗依舊遙遙領先。
由此而來引出了第二個說法“我買插電混動車習慣純電行駛,很少用發動機,沒有給我2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不夠用,需要頻繁加電”,那只能說10萬元左右插電混動車型的主力消費者真的有多少是主要靠充電行駛嗎,也許大部分都是沒有穩定的充電條件,日常當油車開的消費者,而本次的第五代DM技術秦L、海豹06正是專門為這些消費者打造。也正因為此,該車宣傳上的主要目標是雅閣、凱美瑞等合資中型轎車,其實并沒有把奇瑞、吉利、長安等品牌的插電混動車型作為對手,看得出官方的用意。未來能有怎樣的表現,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