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里,在國內(nèi)市場銷量暴跌已經(jīng)成為長安馬自達的主旋律,突然銷量增長,都要讓人緩沖一會兒:馬自達還有人買?
沒錯,在今年的1-4月,長安馬自達終端零售實現(xiàn)了同比75.6%的增長,并且在上個月的銷量達到了6051輛,同比增長51.96%,1月到4月累計銷量達到25347輛,相比去年,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要知道,2023年里,馬自達在中國市場全年累計銷量僅為88662輛,相比2022年全年累計銷量104032輛,環(huán)比下滑了14.77%,而在巔峰時期的馬自達,全年銷量可是超過30萬輛的,雖然無法和一線品牌相提并論,但是至少沒有生存之憂。
如今在長時間銷量遇冷之后,銷量回漲屬實是讓人一頭霧水,難道大家對馬自達品牌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或者說馬自達推出了什么有競爭力的車型?答案是:兩個都不是,歸根結(jié)底還是靠降價。
今年以來,長安馬自達開啟了降價促銷模式,其主銷車型馬自達3昂克賽拉的起售價降至8.99萬元起,而2.0L版本只需要9.99萬元起,定位緊湊型SUV的CX-5起售價也已經(jīng)來到12.38萬元,相比一些主流的合資品牌售價,都要低不少。
從銷量榜單也可以看出,降價后這兩款車型,貢獻了馬自達大部分的銷量,去年新上市的馬自達CX-50行也取得了974輛的銷量,至于其他車型由于銷量過于慘淡,在榜單上甚至排不上號。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回想起過去的馬自達。其在售的CX-8、CX-5、CX-4、CX-30、CX-50以及阿特茲、昂克賽拉等這些車型,在燃油車當?shù)赖臅r代,斬獲了不少粉色,即便馬自達車型普遍存在隔音差、空間小等問題,但其出色的顏值、優(yōu)秀的駕駛質(zhì)感、出眾的安全表現(xiàn)以及特立獨行的品牌格調(diào),還是成為不少車迷的首選。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面前,馬自達的最大優(yōu)勢——駕駛感受,已經(jīng)喪失殆盡,對比電氣化動力總成,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動力總成,調(diào)校再好也沒有電機絲滑,所以馬自達的銷量下滑也很正常。
為了挽回局勢,馬自達也一直在努力,比如去年就上市了CX-50行也的HEV版,但其頗高的售價將許多消費者拒之門外,整體沒啥產(chǎn)品競爭力。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馬自達再次帶來重磅車型——EZ-6,提供純電動和增程動力兩種版本,引發(fā)熱議。其中增程版車型搭載了1.5L增程器,最大功率可達70千瓦,電機峰值功率為160千瓦,純電車型搭載最大功率190千瓦的電機,配備磷酸鐵鋰電池,作為馬自達6的繼任者,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面對眼下內(nèi)卷嚴重的新能源市場,馬自達EZ-6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在價格上給到消費者驚喜,成敗在此一舉。未來,馬自達到2030年還將投入大概1.5萬億日元來應(yīng)對電氣化轉(zhuǎn)型,擴大電動汽車產(chǎn)量,將包括研究和制造,希望這次馬自達是真的下定決心轉(zhuǎn)型了,再晚一點恐怕最后啥都撈不著,只有退出中國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