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車崛起,一定意義上已經完成了彎道超車,而中國汽車的崛起,最慌的就是歐美,這次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來自中國的新能源車產品加征關稅,很多人戲稱這是拜登為中國新能源車代言,因為這代表,美國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害怕了。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來自中國的新能源車產品加征關稅,已經是美國惱羞成怒的第二招了,原來是禁止美國本土企業使用含有中國生產或者中國技術的新能源車零部件,而這次更是直接對中國新能源車加征高額關稅,那么面對這種局面,國內新能源車企又是如何應對呢?
然而面對美國的加征關稅,國內車企似乎卻完全不在乎,上汽和比亞迪都相繼發聲,其中作為新能源車一哥的比亞迪汽車更是直接宣稱:沒打算去美國賣車!為何中國新能源車企敢這么硬氣?美國也難擋難擋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
筆者先給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120.3萬輛,對美國出口僅有1.25萬輛,僅占出口量的0.3%,而在2024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車對美國出口更是縮減到只有2051輛,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來,中國新能源車出口美國份額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幾乎不存在依賴作用,而相反,美國車企對中國市場卻嚴重依賴,這也是中國車企底氣來源之一。
除了本身對美國出口量少以外,中國新能源車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供應鏈體系,幾乎形成了閉環,曾經壟斷和制約中國汽車市場一些世界級汽車供應商巨頭,如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卻喪失了話語權,所以中國新能源車產業并不怕美國制裁。
而像比亞迪汽車,擁有了4萬多件新能源車技術專利,并且在供應鏈上,形成了自給自足,很多人開玩笑的說,比亞迪除了玻璃和輪胎,其他的零件都實現了自給自足,甚至連IGBT芯片都能夠自己生產,可以說完全不懼被技術卡脖子,也不怕供應鏈卡脖子,所以比亞迪底氣十足。
并且在目前的新能源車發展上,比亞迪已經成了引領者,像仰望U8,目前中東、俄羅斯等國外市場,對這車一車難求,而其原地調頭,如今連奔馳大G都在模仿,而其他的像外放電、800V高壓平臺等,如今更是成了國產新能源車旗艦車型的標配,而這些都只是比亞迪很多年前就開始玩的技術。
目前比亞迪在澳大利亞、日本、泰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等眾多國家開設了4S店,并且比亞迪新能源車出口量正在快速提升,2024年4月份出口41011輛,超過特斯拉汽車,在泰國更是成為月銷冠軍,這些也都說明,比亞迪似乎并沒有盲目擴張,更沒有在美國銷售的計劃,所以這份美國加征100%關稅的政策,對比亞迪影響幾乎為零。
而相比國產新能源車,美系車品牌,如今雖然也在加快電動化,但是在技術上、設計上有點滯后國產品牌,甚至可以說落后很多,而且在供應鏈上更是嚴重依賴中國。比如說特斯拉汽車,如今采用的電池基本就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弗迪電池,而福特更是想和寧德時代合作,在美國建廠為其提供動力電池。
美國每次對中國某個行業或者某個企業制裁,就是變相證明這個行業或者企業,在技術上已經超越美國,或者說其技術已經足夠先進,對美國相關行業和企業形成了威脅。而這次美國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征關稅,那無疑就是美國自身技術的落后,只能通過這樣的手段來保護,如果中國對美國車企實行同等政策,那么相信美國車企不可能做到像中國新能源車企這樣淡定,這就是技術獨立自主,供應鏈完整帶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