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消亡論由來已久,最近好像又甚囂塵上。燃油車會消亡嗎?通常一個主流產品被終結只有兩種情況,要么它有問題滿足不了需求,要么有更好的替代品。除了油太貴,無論產品成熟度可靠性、駕乘體驗、包括性價比、其實燃油車都沒啥不好,對吧?
所以你非認為它會消亡,只能是被替代了,被誰替代了呢?當然是混動車,特別是插混,原來單靠發動機、單燒汽油,現在加了電機的配合,油電一起來,保留了燃油車的優點,解決了加油的肉痛。而且新一代的國產插混,已經進化得絲般順滑,甚至連價格都卷到燃油車的段位。所以,它確實可以看成是傳統燃油車一個2.0代替版本,不能說傳統燃油車的掘墓人,看成是成傳統燃油車的進化更準確。
不過,最愛鼓吹燃油車消亡論,往往是那些電車車企的大佬們,他們總會在后面加上一句:“電車才是未來”。但未來真是屬于純電動車嗎?我不太同意。電車的優點和缺點都很多,但最要命的問題還是“里程焦慮”,尤其是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臺車的中國。為此,這幾年電車界一直在拼命堆續航,從300km、400km、到600km、700km,今年隨著半固態電池的陸續量產,有望800km以上起跳。
其實電車車主都知道,日常城市用哪需要這么長的續航,300公里續航已經能讓你一周只充一次電了。多出來的,都是為了讓你在長途和跨城能不焦慮。但開著700公里+的電車,你真的長途就不焦慮了嗎?尤其是在大家扎堆的節假日?焦慮并沒真的解決,被負面影響卻很直接:更大的電池,會讓車更貴、更重、更臃腫,保障安全性的難度也更大。
關鍵問題是,現在你并不是只能在純燃油車和純電車間硬做取舍和抉擇,燃油車的一端有插混備選,而在純電車這端呢,其實也不是沒有更好選項。這幾天我連試了幾臺新款的增程式車,幾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樣噴過增程式是“脫褲子放X”,但默默卷到現在,還真讓人刮目相看,它們可以做到300公里級的純電續航,虧電狀態對動力影響也不大,油耗還很低,關鍵是它還比純電車更便宜!
我在試駕時就一直在想,如果這種車多起來,我還有啥理由買純電車?日常使用都是電驅。跑長途時,你說,是必要時能用油發電,還是多幾百公里的純電續航,會更讓你有安全感,真正不焦慮呢?
所以我的觀點:未來,起碼在國內,應該將插混、增程式這些“油電配合”的車型的時代,它們會可能以很快的速度成為車市主流,當然,純燃油車和純電車,都會有一席之地,但應該不會成為大多數購車人的首選。同意的小手點贊,不同意的留言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