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如何?
目前工作日客流大概8-10組,周末10-15組,進店量比前兩個月還是上漲的,其中看傲歌的占到八成。不過大多數也都是隨便逛逛的,看熱鬧的多,真正近期有購車計劃或已經在對比的客戶10%都不到。
別人都是怎么買這車的?
目前我們店只賣了一臺藍色傲歌,大概兩周左右可以提車。
就我們店的情況,相對難賣的還是四驅版本,主要原因是客戶覺得價格高,在這個價格基礎上,加一點就可以上標準續航的銳歌了,兩款車坐進去質感完全不同。
目前都是統一價沒有優惠。貸款方面,上汽金融費率會隨著首付比例和貸款年限不同而改變,具體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凱迪拉克App,上面金融試算很方便。這邊以15%首付,60期來給大家計算,年化費率大概在3.94%,不算低。
再計算一下全款:
5月底前有上市權益:
贈送首年商業險;暮雨天青、夜光月白、哈瓦那紅免費選;升級米其林自修復輪胎;整車+三電終身質保。
還有針對凱迪老車主的:
三年后置換凱迪新車八折回購,不買新車也可以七折回購;另外凱迪,雪佛蘭,別克車主,增購或者置換補貼10000元。
買這車的人都會對比哪些車?
進店客戶樣本還是比較多的,有中小企業主,公務員,教師等等,并沒有特定的客戶畫像。
沒有內訓競品,可能直營也快落幕了,廠家也不愿意給我們做內訓了。實際在店里接待的過程中,聽到的比較多的是對比Model Y、蔚來ES6和理想L7。
對比配置比較多的還是標續版本,因為大部客戶覺得四驅在我們這邊沒什么用。選擇競品的原因千奇百怪:外觀不好看,內飾不如人家,空間不夠大,輔助駕駛不行,語音不智能等等。
我有個客戶王先生,是大學老師,自詡很懂車,沒上市就開始了解傲歌了。試駕過程中侃侃而談,天南地北的,把幾個新勢力品牌都數落完了,最后結論還是喜歡傳統品牌,既靠譜,也不會倒閉,底盤懸掛調教也好。結果快付錢的時候,他說那就定個后驅版吧,我一臉懵逼,說咱這個傲歌只有前驅和四驅啊,您不知道嗎?聽完王先生罵罵咧咧退出了付款界面。我尋思試駕的時候也沒感覺到啥不對啊,怎么就這么在意前驅和后驅呢。后來過了兩天回訪的時候,和我說買了Model Y,免息+后驅,算下來成本比傲歌便宜,很香。
行行行,懂王最終栽在了前驅上,我尋思我的前驅車也沒影響追妹子啊。
放棄競品選擇這車的原因,大概就是底盤行駛質感和老車主權益了。目前店里成交的唯一一個客戶,就是因為老車主權益才選擇這車的。
客戶趙哥是凱迪atsl老車主,從銳歌上市就開始關注凱迪的電車了,來試駕過兩三次了,每次都以為他要買,結果一直吊著我,直到傲歌上市,突然聯系我說要來看看車,其實我是沒報什么希望的,畢竟吊過我這么多次了。結果看完車就讓我算方案聊配置,談到權益的時候,得知凱迪老車主有1w補貼,趙哥眼神突然閃爍了一下,那一刻,熟悉的感覺涌上心頭,就仿佛我第一次從二樓上到三樓見到88號的那種激動。這還沒完,下一條權益是3年后八折回購,趙哥聽了都快拍桌子了,一聽我說只有1000個名額,馬上激情下定。
這車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客戶會有哪些抱怨?
1、價格貴。配置和別克E5差不多,貼了個凱迪標志貴了五六萬,20多萬的車還在用麥弗遜+前驅。
2、內飾質感差,尤其是和銳歌兩個車放在一起,坐進去感覺完全不一樣。有個客戶說頂棚材質像我們擦車用的抹布。
3、我們自己吐槽比較多的是這車上電邏輯。雖說取消了啟動按鍵,但是每次掛p檔之后,想再次掛擋起步,還需要下車鎖車再解鎖,再上車才行。每次給客戶試駕都感覺自己像一個智障,對著車門刷卡搗鼓半天。希望廠家能盡快ota這個問題吧,確實在用車上帶來了不便,作為豪華品牌的智能電車,這一點就有點智障了。
最近買車還要注意哪些事情?
和銳歌不同,傲歌的上市,公司對經銷商的約束更強了。傲歌必須按照官方指導價+官方權益銷售,經銷商可享3000元交車費,高息高返不可作為折讓車價!違規的經銷商,第一次罰5萬,第二次10萬,第三次黃牌。有違規的經銷商可以舉報。
對于客戶來講,就是優惠少了,對于銷售來講價格一分不讓也更難賣了。哦對了,本來公司計劃留北上廣深杭成六城六店的直營門店計劃,因為傲歌的滯銷,可能也要取消了,以后大家買凱迪電車,也只能去經銷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