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起亞新車EV5的第二排,是不是很寬敞闊綽,還帶有貼心的小桌板設計。這可能是它的一大賣點,另外還有一個賣點是它720km的超長續航。光靠這兩點你覺得這車的競爭力如何?

起亞目前已經有兩款純電動SUV,其中一臺是EV6,豪華上檔次,作為進口車型,普通人買它還是有點壓力的,而眼前的EV5才更加接地氣,更適合家用。起亞EV5基于E-GMP平臺打造,在去年年底已經上市,但只有530km續航的版本,很明顯這樣的賬面數據不能消除中國人的里程焦慮,現在新推出720km版本,一下子多了近200km,讓人放心多了。而價格也來到了18.48-22.58萬元,進入主流的純電SUV的消費區間,它的強項在哪里?今天就來聊聊這臺起亞EV5 720 Wave版。
內外很“韓風”,開出街不“撞衫”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新上市的車型就有87款,而且大多扎堆在10-20萬區間,在這么多車中要想脫穎而出,就得長得有點個性,避免同質化,起亞EV5在這點上應該沒問題,韓系車的設計不用操心,審美一直在線。

EV5造型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剛勁硬朗,線條直來直去很利索,起亞把這套設計理念叫做“對立統一”。前臉又扁平又寬大,搭配非常細長的Star-Map星痕外飾燈組,“大”對“小”的襯托一下子就強化了視覺沖擊力,而且正向看,依然能看到起亞經典的“虎嘯式”家族化語言,有傳承有創新。


側面剛柔并濟,方方正正的造型一個是出于拓展內部空間的考慮,一個是營造硬派SUV的力量感。看慣了很多溜背、跨界SUV,現在看回正統SUV是不是覺得更親切?18英寸空力輪轂搭配幾何切割鋒刃輪轂罩蓋,你還敢說它的設計不特別?


我們從另一個視覺來說說它的顏值水平。這車我開了3天,發現它回頭率挺高的,好多人都對它有興趣,例如停車場收費的大叔會問我“這臺車要多少錢?是外國牌子?”;一對遛狗的情侶也會回過頭交頭接耳一番,我猜他們應該是在說“這尾燈和前燈風格真協調”;一個00后研究生女性朋友比較詞窮,只說“這臺車很酷”。以上應該能代表著“老中青”對這臺車的評價,或許不一定都覺得“好看”,但至少覺得“很有特點”。

進入車內,EV5不是那種很花俏、很炫酷的風格,反而有一點像沃爾沃的北歐極簡風格,用料也特講究,從按鍵到屏幕都很有條理,沒有太多學習成本,低飽和度的內飾氛圍讓人舒服放松。

這塊大聯屏并不是由兩塊而是由三塊屏組成的,12.3英寸+5英寸+12.3英寸,挺少見吧?從左到右分別是儀表信息屏,觸控空調面板和娛樂信息屏,UI雖然比較傳統,但邏輯性很強,沒有上手難度,屏幕的黑邊很小,在下方還有帶背光的各大主題按鍵,功能上方便查找,設計上有檔次感。

在這塊屏幕上,我覺得最有亮點的是車載微信,或許這才是在車上使用聊天工具的最安全方式。“微信上車”雖不算是起亞首創,但也應該給它點個贊,現在也沒有幾家車企在遵守了吧。

它屏蔽了很多干擾駕駛的功能,只能收和發語音,而且每次都得說“發送消息”來確認,急性子的人可能覺得效率有點慢,但習慣之后還挺鍛煉心性的,希望你能適應這種節奏,開車過程安全是第一重要的,回復微信要靠后。

中控臺和車內門板、座椅等處用到的是同級少有的環保用料,比如再生聚合物、無苯涂料等等,它是由甘蔗、玉米、大豆,甚至植物油等為原料制作而成的,安全無污染。所以即使是新車,第一次坐進去也不會聞到一點兒異味,空氣質量過關,完全是母嬰級的標準。車子的用料是消費者是比較難感受出成本多寡的,但對于日常的使用以及安全性卻事關重大。
乘坐:讓前后排坐得更舒服

由于是方盒子造型,A柱的傾斜度很高,坐在駕駛位時前方和側面視野很開闊,讓人很有安全感。而且這副座椅坐起來很舒服,副駕或者第二排是零重力座椅的我們見多了,而起亞EV5這種主駕零重力舒壓座椅就相對少見了吧。

功能就不用說了,通風/加熱/按摩,還有記憶全都配齊了,上面的頭枕4向可調,下面的腿托115°角度可調,中間的還有4向腰部支撐,照顧得非常到位。腿托放倒,靠背放斜,儼然一副零重力浮感座椅,很符合人體工學,是讓身體最放松的狀態,在充電休憩時很實用。
因為電車少了機械換擋機構,近幾年逐漸流行起前排中央敞開式設計,左右貫通起來讓你牽手零距離,也方便左右調換座位,在這里算是小小的加分項。

起亞EV5的車長是4615mm,由于E-GMP純電平臺的優勢,它有著2750mm較長的軸距,這讓后排顯得很寬敞,地板也是全平的,能形成通鋪設計,坐墊不短可承托住整個大腿,靠背最大可調角度33°。除了這些常規項之外,后排還有一個獨到的設計,在MPV上我們見到可折疊的小桌板不出奇,但這次它出現在一臺5座緊湊型SUV上,很少有吧。

這塊墊板有什么用呢?打工人最容易想到的是放平板電腦移動辦公,確實也能辦到,但其實它可能還有其它有意思的功用。


剛好在拍攝那幾天廣州下大暴雨,我一個人拍完在車里出不去,索性點個外賣讓送到車里來,直接從前排跨到后排,打開小桌板進行用餐,再打開遮陽簾讓光線稍好一些,只是雨水滴滴答答的會有些吵鬧。此時還有一個意外驚喜,在這臺頂配EV5上是配有4L車載冰箱的(5-55°),拿出我提前備好的冷飲,這也算是一個比較講究的午餐了吧。

折疊小桌板、冰鎮小冰箱、全景大天窗,或者再加一個車載微信(當你吃飯時手不想摸手機時,例如車內吃小龍蝦哈哈)配合使用,是不是給你拓展出另一個家的感覺?都說新勢力給你冰箱彩電大沙發,看來韓國車也不賴嘛。


再補充一下空間的其他優勢,后排座椅可完全放倒放平,可惜我當天沒有體驗;后備廂呈雙層結構,有513L的可觀容積,日常很夠用了吧;并不是所有的電車都有前備廂,幸運的是這臺是有的而且還很大呢,67L用來放一個電腦包完全沒問題,又一個加分項。
單電機已夠用,HDA2幫助大
這次我拿到的是最頂配的版本,但依然只是一臺前驅車型,系統動力輸出是218馬力/310牛米,大概是燃油車2.0T的水平,好在電機的輸出特性,輕踩即能釋放出所有扭矩,顯得很輕快,很好駕馭,而且能感受到峰值功率是在比較靠前的點,例如100km/h以內這些日常最常用的車速區間以內,在這個區間內就能獲得電機最飽滿、最充足的動力儲備,所以說它應付城市大多數日常駕駛場景都是OK的。


我只有一次在急加速超車的時候會在想“可能有四驅會更好”,但考慮到四驅版還得在這個基礎上加多2萬元,還是算了吧,家用車兩驅其實是夠了的,電車的動力也遠好于以往燃油車時代。

在底盤調校上,EV5使用了前麥弗遜后五連桿的懸架形式,整體偏軟偏舒適,在城市里開比較舒服。


方向盤來得挺輕的,也有一定的曠量,打方向不會讓人太緊張,而且在打燈變道時,儀表屏會出現圓形顯示框來提醒變道一側的后方車況,讓你變道更安全,這點算是起亞特色,在K5上就見過了。

這臺車首次配備了HDA 2高速公路駕駛輔助Ⅱ,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做到自動跟車和車道保持,更高級一點是,在高速上實測能做到半自動駕駛,在劃線清晰的情境下,打轉向燈之后能實現自主變道,在環城高速堵成“環城慢速”的下班路上,算是很大程度降低我的駕駛疲勞感,用處還是大大的,很實用。此外,還有車外自動泊車和遙控直線召喚的功能。
測試:電耗水平、充電速度
這臺EV5搭載的是來自弗迪的88.1度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安全性已經過驗證,針刺不起火,官方CLTC純電續航有720km,日常代步,假期出行都基本沒有里程焦慮。

以我上班做的一次測試,2/3的高速+1/3的市區道路共16.2km,能耗大概在6.5km/kWh,乍一看有點懵好像低得離譜,但注意單位的表示方式和我們常見的稍有不同,換算過來是15.38kWh/100km,一臺2噸的SUV這個電耗水平應該還是不錯的啦,按照這個跑應該有近8成的續航達成率,屬于主流水準。能維持較好續航水平除了得益于大電池之外,還有5級可調的動能回收系統,根據駕駛習慣來盡量實現更合理的能量回收,以及高效的熱泵空調和電池溫控管理系統,它們能對電池進行熱管理改善電耗,保持電池處在最佳工作溫度范圍內。


最后,我還去做了充電測試,車子開到電量SOC只有19%,像手機一樣,低于20%人就開始焦慮了,這時大多會找機會充電,很有代表性。在單槍標稱最高250kW的快充樁上,最高能獲得110kW上下的功率,充到100%(為了保護電池實際只有98%)用了1小時4分,這個充電快慢除了和車子有關之外還和樁有關,我覺得用1個小時充80多度電還是挺快的了,應該是當下大多數人的充電日常,畢竟只要花一個小時就能開個兩三周了,電費(87元)也便宜,時間和金錢成本還是很劃得來的。
總結
在國內可能大家感覺不明顯,但在全球層面,現代起亞集團的車賣得很好,2023年現代集團全球銷量730萬輛,排名第三。

起亞E-GMP純電平臺在2020年發布,兼容度很大,不單單制造起亞的產品,就連IONIQ、捷尼賽思也有多款電動車型出自該平臺,大平臺還是更有保證的。再加上720km的超長續航,弗迪電池的助力等等,這臺起亞EV5產品力還是過硬的,它更注重在三電等基礎面上的著力,如果你想買個省心、安心的純電車,或許可以看看這臺韓系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