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軟件為牽引、硬件為驅動,抵達智駕終局。
“我們要抓住的不是一兩個機會,而是一個趨勢。”2015年,余凱創立地平線的時候,曾如此說道。
趨勢是什么?
從創立之初,地平線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推動智能汽車抵達智駕終局”。只是,如何抵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地平線誕生的9年時間,也是智駕產業飛速發展的9年。可以說,地平線既是參與者,也是創造者。那么,探索至今,地平線能給出答案嗎?
4月24日,地平線帶來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orizon SuperDrive™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為智駕發展的新階段提供了解題思路。
洞見趨勢所在
地平線的解題思路,濃縮下來四個字,“軟硬結合”。
這并不是新鮮詞,在計算機行業的發展中,可以說是關鍵鑰匙。從PC到移動互聯網,軟硬協同驅動了每一代計算技術的發展。
PC時代,行業誕生了Wintel聯盟,基于x86架構+Windows系統軟硬結合,催生出Office等殺手級應用。智能手機時代,Apple成為了軟硬協同能力的引領者,憑借“軟硬結合”,成為行業中的標桿。ARM+Android等踐行軟硬緊密耦合的開放聯盟,孕育出“社交網絡、移動支付”等殺手級應用。
如今,在智能汽車時代,軟硬結合仍舊是通往終局的關鍵所在。余凱曾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談過,未來智能化的競爭一定是“軟硬結合”。
并不是空穴來風。
一方面這是地平線憑借9年探索,對智駕趨勢發展的敏銳洞見。另一方面,智駕發展至今,實現芯片的更高能效比只是第一步,更難的是構建軟件體系,支持不斷演進迭代的用戶生態。
這需要解答兩個問題。如何更深層次挖掘硬件計算方案的能效比?如何發揮軟件的優勢,打破傳統軟硬件的界限,系統性地重構整個復雜系統?做好這個結合,就等于掌握了智駕發展的話語權。
因為,只有足夠了解智能軟件算法,才能設計出更適合算法加速的芯片。
目前,國際科技巨頭都在爭相布局軟硬協同的發展路徑。特斯拉FSD軟硬結合自成體系,是具備軟硬協同能力的引領者;作為地平線重要對手的英偉達,以芯片+CUDA的軟硬協同生態,構建了強大的護城河。

不過,地平線走出了一條不同的路。
地平線一直有一個評價,“芯片公司里最強的算法公司,算法里面最強的芯片公司”。這是因為,在車載計算方案領域擁有領先地位的地平線,出發點都是從智駕終局去思考。
事實上,一直以來,地平線從軟件設計,到硬件開發,都奉行著“軟硬結合”的理念。此前,基于征程2、征程3、征程5,地平線開發了主動前視解決方案Mono和高速領航方案Pilot。
走向終局,需要經過很多階段。隨著智駕趨勢的演變,地平線的洞見也更為清晰。

地平線判斷,軟硬結合的全棧技術是推動智能駕駛發展的重要支撐,創立以來,就確定了這一路線,并持續深耕。如今,隨著智能駕駛進入多場景、多階段的現狀,就更加需要軟硬結合的能力。
征程®6系列+Horizon SuperDrive™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推出,恰逢其時。這不僅是地平線軟硬結合的全棧技術實力與規模量產的策略布局與實力的顯露,也包含著地平線對智駕發展的前瞻預判和深厚積累。
可以說,地平線用9年的技術積淀,構建了一張龐大的智駕全景圖,既是具備軟硬協同能力的引領者,又是軟硬緊密耦合開放生態的建設者。
以兩層身份,地平線開啟智能駕駛的范式級創新,真正進階智能駕駛科技公司第一梯隊,成為軟硬結合的全能玩家。
征程6,打造全階智能駕駛計算最優解
軟硬結合是一項極為復雜且具有挑戰的系統性工程,既然洞見了智駕的發展趨勢,那么地平線是如何去做這個軟硬結合的“全能玩家”的?
答案,就在征程®6系列+Horizon SuperDrive™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被視為地平線所有思考和量產實踐的產品大成。
先說硬件。
用業內的觀點闡述,征程6代表著地平線的產品研發實現從單點式向系列化的關鍵躍遷,征程家族開啟代際升級的新篇章。

征程6共推出六個版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征程6P,從一體機到域控,從主動安全到全場景智駕,進行了全面覆蓋。
具體來說,面向低階智駕市場,征程6B以極致性價比重塑主動安全新標桿。面向中階智駕市場,地平線推出了征程6E,極致體驗高速NOA最優解,征程6M面向普惠的城區智駕性價比方案。這兩款面向中階智駕市場的計算方案,已獲得10家車企的首批量產合作。
征程6P面向高階城區智駕市場,擁有高集成度、高算力、高效率、高處理能力、高接入能力以及高安全等六大產品制高點,是先進處理器技術的集大成者。

面向不同智能駕駛場景進行了計算方案的靈活配置,征程6能夠提供兼顧性能與成本的最優解。從公布的信息來看,征程6有四大特點。
更強的性能。征程6基于統一的BPU納什計算架構,實現軟硬結合的極致優化,專為廣泛使用的大參數Transformer而生,可贏得最佳計算效率。
更高的集成度。集成BPU、MCU、CPU、GPU和CPU,四芯合一,豐富的多核異構的計算單元,能夠支持全棧的智能計算的需求,提升性價比同時,降低了部署難度。
更多的擴展性。征程6硬件架構、軟件棧和工具鏈是統一的,即以一套架構同時覆蓋從低到高各類細分需求,形成系統化的全階計算方案覆蓋,適應從低階到高階智駕的需求。

生態更友好。高集成度的意義在于,能夠去幫助Tier1、主機廠、算法合作方,更有效率地制定高性價比的方案,針對不同的價位區間的車型配置有更靈活的選擇。
歷經地平線三代征程產品研發與500萬片級出貨量產經驗,征程6擁有統一的硬件架構、統一的工具鏈以及統一的軟件棧,具備同代一致、代際兼容、系統最優的特性。
依托平臺化可拓展的計算架構,以及配套一致、完整成熟的智能駕駛量產開發平臺,征程6兼具極致性能和效率,能夠靈活滿足智能駕駛全場景量產差異化需求。

“征程6面向不同的價位區間的車型和不同功能的ODD,在性能有更高的上限、在成本上能夠往下沉”。地平線副總裁兼智能汽車事業部總裁張玉峰說。
可以說,征程6打造出了全階智能駕駛計算最優解。
從能用、好用,到愛用
征程6將硬件發揮到了最佳計算效率。但是,市場希望在智能駕駛能夠獲得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必須具有三大關鍵詞,性能持續迭代,更優的系統成本和量產效率。
那么,這就要求地平線拿出頂尖的軟件算法與專用計算方案的協同方案,特別是當前熱門的高階智駕,對于軟件算法能力與計算效率均有著更高要求。所以在征程6 的基礎上,地平線推出了SuperDrive智駕方案,這是地平線對智駕終局思考后,新邁出的關鍵一步。
在地平線看來,自動駕駛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所以,用智駕終局的落點去思考,地平線也將智駕系統的發展,分了3步:可用,好用,愛用。

智能駕駛系統1.0,達到消費者“可用”的狀態,保障行駛的物理安全。
智能駕駛系統2.0,達到消費者“好用”的狀態,提供擬人化的體驗。
智能駕駛系統3.0,達到消費者“愛用”的狀態,提供擬人化的體驗,同時實現科技平權,普惠大眾。
目前,在L2+的前裝量產方案中,城市智能駕駛場景成為必爭之地,城市NOA產品量產發力,進入到真實用戶覆蓋和多城市落地的比拼。地平線認為,當下量產的以城區NOA為代表的高階智駕系統,尚未充分達到“可用”的標準。
地平線希望能夠推動高階智駕由“可用”到“好用”。
“SuperDrive是地平線面向智駕系統2.0打造的‘優雅不慫,日常好用,真正可信賴的智能代駕’,讓高階城區智駕從可用走向好用、用戶愛用。”
“好用”、“愛用”的智駕系統設計到底是什么?
一句話總結,提供擬人化駕駛體驗的同時,實現科技平權,做到高階智能駕駛的普惠大眾化,保證每刻、每程、每人,是一個階梯式躍進。
如何實現階梯式躍進,地平線做了大量的嘗試。
得出的結論是,只有安全可靠的智能駕駛技術才能被更多人使用。是對軟硬結合系統能力的綜合考驗,比拼的將是規模化量產與降本,以及在有限的成本下實現更好的功能體驗。
所以,SuperDrive搭配征程6旗艦版打造出最佳的軟硬結合高階智駕系統,應運而生,可以讓好用的城區NOA方案加速規模化量產落地,實現人人可及。
地平線Horizon
,贊
1166
得益于軟硬件全棧的積累,支撐地平線向加速實現面向全場景的高階應用突破。據悉,SuperDrive在任何道路環境下都能兼顧場景通過率、通行效率和行為擬人,在擁堵匯流、路口交互-動態Driveline、禮讓騎行人、擁堵換道、城市環島通行等城區復雜場景下,均能夠為用戶帶來從容篤定的智能駕駛體驗。
目前,地平線與均聯智行、零束科技共同打造量產級的SuperDrive域控制器方案。今年第二季度,SuperDrive將與多家頂級Tier1和車企達成合作,并于第四季度推出標準版量產方案。
作為智能駕駛賽道的一個技術基座的賦能者,地平線成立9年的時間里,面向低、中、高階智駕市場,提供了最為高效的征程家族計算方案,還打造了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矩陣。
打造軟硬結合的方法論
方案有了,地平線必須讓市場信服這一方案。
解題的邏輯也是地平線這兩大全新科技產品背后的技術歸因:軟件技術方面,包括動態、靜態、OCC三網合一的端到端感知架構,數據驅動的交互式博弈算法;硬件技術方面,則是地平線自研的智能駕駛專用計算架構BPU。
換算成公式,便是三大技術底座,端到端+交互博弈+BPU架構=智駕平權。

先說端到端,地平線將此定義為一種“快思考”,是深度學習人類駕駛行為,擬人化體驗帶來心理安全的階段。
端到端是實現城市NOA的最好捷徑,核心邏輯是整個系統由最開始的規則驅動變為數據驅動。可以說,端到端改變了游戲規則,推動自動駕駛范式從鋪設大量人力,轉變為持續算力投入和高質量數據輸入。
隨著端到端技術的出現,車企僅需投入數十億的訓練費用,便可以在短期內大幅提升產品性能。今年3月,特斯拉FSD V12.3.1版本,通過引入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實現完全依賴神經網絡和數據驅動的算法迭代。
其實,地平線早在2016年便率先提出了自動駕駛端到端的演進理念,并持續取得技術創新與突破。2022年提出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感知端到端算法Sparse4D,是完全端到端的感知系統。2023年,由地平線學者一作的業界首個公開發表的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UniAD,榮獲CVPR 2023最佳論文。

要實現端到端并不容易,算法、算力和數據是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需要邁過的三大難關。基于扎實的技術儲備,地平線的端到端感知技術,遮擋準召率提升70%,動態代碼行數降低90%,網絡負載降低50%,有效解決當前行業感知架構時延高、規則多、負載重的問題。
不過,要達成“每刻、每程”,需要舉一反三處理極限場景,更好地應對復雜性。地平線看來,這是一個交互博弈算法的“慢思考”過程。
地平線積累了基于蒙特卡洛樹搜索的端到端深度學習算法,大幅提升智駕系統在復雜交通環境中的感知和交互式博弈能力,打造了量產級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SuperDrive,在道路環境下能兼顧場景通過率、通行效率和行為擬人。

無論是端到端技術,還是交互博弈算法,都需要一個計算平臺來提供強力以及最高效的支撐,來實現智能駕駛真正的人人可及。地平線給出的答案是BPU智能計算架構。
從2019年到2021年,地平線BPU架構歷經了從伯努利1.0到伯努利2.0再到貝葉斯的三代進化,積累了超過500萬套的前裝量產驗證。經智能進化,持續迭代,地平線推出最新一代智能駕駛加速引擎——BPU納什,專為大參數Transformer而生,原生支持交互博弈,以多項突破性核心技術,為自動駕駛端到端和交互博弈提供智能計算最優解。
隨著城區NOA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地平線提出來更為具體的方法論,硬件架構、工具鏈以及軟件棧的全線打通,補完了智駕多場景發展階段的拼圖關鍵。
至此,地平線,飛躍了地平線。
寫在最后
抵達智駕終局,需要全產業鏈條的共同參與。
所以,地平線終堅持定位Tier2,以開放靈活的商業模式,助力加速實現智駕全場景量產突破。在這個過程中,“全維利他”,是地平線頻繁提及的詞匯,余凱深知,“生態是地平線真正意義上的護城河”。
2021年,地平線提出“開放共贏、全維利他”的生態戰略,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憑借500萬的出貨量,地平線搭建了國內最為成熟、高效、開放的生態體系。鏈接了車企、軟硬件Tier1、ODM、IDH、芯片、圖商、傳感器等上下游產業伙伴超200家。

如今,SuperDrive搭配征程6旗艦版打造出最佳的軟硬結合高階智駕系統的推出,地平線全維利他的概念更加深化。這套頂級的全棧技術產品并不局限于全棧的交付模式,在征程6計算基座開放的基礎上,地平線給SuperDrive的定位是“樣板間”,同樣面向行業靈活開放,支持打造出用戶好用、愛用的城區NOA方案。地平線的初心,一直都是讓智駕產品不止在高價值車型上搭載,在平價車型上也能使用。
這是科技平權的真正意義,也是抵達智駕終局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