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市場到年底我們要爭取做到第二名”。這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李學用在奇瑞新能源之夜上談到的奇瑞“小目標”。
而在奇瑞新能源之夜,奇瑞風云第二款車型T9 120km版本開啟了預售,新車預售價格區間為15.99-19.99萬元。在此次預售后,預計120km車型在第二季度上市,而3擋DHT和200km續航版本預計會在7-8月份上市。
李學用在采訪中表示,風云T9未來的目標是月銷量過萬,未來奇瑞整體混動車型單月銷量希望可達到3萬臺以上,并沖刺全年20萬臺的銷量規模。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奇瑞集團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1~3月累計銷售汽車529,604輛,同比增長60.3%;其中,新能源汽車60,133輛,同比增長124.3%;出口汽車達253,418輛,同比增長40.9%,位居中國汽車第一。
然而,在這快速增長的背后,李學用卻向我們坦誠,奇瑞仍面臨兩大重要課題,這也是奇瑞風云目前的市場短板。
第一,是混動成本高于友商。李學用表示,“客觀來講,成本是我們競爭上的劣勢,原因很簡單,電池在混動的體系里面,我們的規模其實是有差距的。但是奇瑞國內外同步發力,還有燃油車的飛速增長的優勢,我認為這些會很快來彌補成本上的劣勢。”
第二,是建立品牌心智不足。雖然奇瑞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在品牌心智的建設方面,可能表現不如比亞迪和吉利,甚至蔚小理這樣的車企。直白點來說,就是“存在感”不強,這點,在新能源方面更是如此。
可以看到,雖然奇瑞新能源這幾年新能源汽車雖然實現翻番增長,但在總銷量中的占比較低,約為11.3%。相比之下,長安汽車約為18.6%,長城汽車為21.5%,吉利汽車為30.3%。
如何解決以上兩大課題?答案就在“風云”。在采訪中,李學用詳細向電駒小編闡述和分析了風云的優勢,而這些優勢正是奇瑞新能源接下來要“不客氣”,敢爭“市場第二”的底氣。
優勢一:讓技術平權,更讓豪華平權
面對當下風云變幻的新能源汽車,李學勇談到了的理解,他認為,如今處于大爭之世,正是中國品牌向上的最好時代。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新能源式格局的打破,自主品牌已形成433的格局。混動占40%,純電和燃油各30%。
2、合資技術壁壘的打破,傳統技術的同質化、科技創新領域的彎道超車;
3、汽車品牌階層的打破,消費者這里,品牌不再是首要指標,他們更關心產品本身、產品技術以及情緒價值,也就“適合我的就是好產品”。
李學用總結:“越是在大變局的時候,越是大機會,奇瑞選擇向上卷。”
如何向上卷?答案就是就是“豪華平權”。李學用特別指出,他們強調的豪華,不是說未來的風云產品就是豪華產品,而是指風云要將真正有價值的豪華體現在產品上,用極具性價比的價格讓用戶買到所希望的豪華。
他認為,當前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和認知在減弱,對技術、對產品的理解和認知更成熟,這為中國品牌帶來了機會。奇瑞風云要重新定義豪華,向上卷產品、技術以及服務。說白了,既要做到技術平權,還要做到豪華平權。
所以,當我們再看奇瑞最新發布的風云T9,這款新車顯然就秉承了這一宗旨。

在最核心的混動技術上,風云T9搭載了奇瑞的鯤鵬超能C-DM混動系統,其中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可實現44.5%的卓越熱效率,無級超級電混DHT最高EV效率也高達98.5%,讓性能與節能實現兼具兼優。
同時,在全時域智電管理系統的精準把控下,風云T9可實現CLTC工況純電120km和WLTC工況綜合1400+km的超長續航。
除此之外,在空間和配置上,新車也做到了同級中的高水準。比如為了提供更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風云T9供1930mm的舒享大空間,“得房率”更是達到了驚人70.04%,并且提供了5+2座的靈活布局;
而在舒適性配置上,更是提供了“SPA級”舒適體驗的座椅,擁有10點按摩功能;與此同時,還有母嬰級的用料、8155高算力芯片、15.6英寸的2.5K中控屏、勞斯萊斯同款B柱出風口,還有同級罕見的CDC懸架.....
以上種種,便是風云T9交出的“豪華平權”答卷。

而除了這些看得見的豪華之外,其實在風云T9,還有更多看不見的貼心和執著。如李學用幽默地說:“每一位風云T9車主都與澳洲有過親密接觸。”
“奇瑞汽車每年都需要花費近一百萬元在全世界采購幼年鴕鳥的羽毛,其作用是,在對車身進行涂裝之前,去除車身外表面的灰塵,纖維和水分,最大程度地減少自動噴漆區產生的顆粒,纖維等質量缺陷。由此保證,奇瑞交到用戶手上的每一輛車的漆面都是沒有瑕疵且光亮如鮮。”李學用向電駒小編介紹。
而這根小小的羽毛,恰恰體現了奇瑞對產品品質的追求。對此,外界笑言,“奇瑞理工男,就是較真個毛兒”。
也正是因為理工男的這份“執著”,風云T9才敢標榜出“豪華舒享、豪華安全、豪華品質、豪華性能”這四大產品賣點,展現出了奇瑞的“技術平權”以及“豪華平權”。
優勢二:全面新能源化的產品和渠道攻勢
想要成為市場第二,單兵作戰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李學用向電駒小編介紹,奇瑞風云的產品與渠道正在快速鋪開。
首先,在產品方面,李學用表示,“我們現在主銷風云A8、風云T9、T10,今年還會全新迭代風云A8,明年還會推出風云A9、T11,以及儲備了4款車型,在明年后年推出。”
按照計劃,未來風云序列將全面覆蓋混動、增程、純電市場,兩年內推出11款全新車型,涵蓋SUV、SD、MPV品類,充分滿足A0到C級的不同市場需求。
李學用透露,在今年北京車展上,奇瑞風云首款純電SUV風云E06也將正式亮相。后續還有T10和四季度全新迭代的風云A8,明年則會推出風云A9、T11等新車。
此外,李學用還進一步向我們透露風云純電方面的消息。據他介紹,風云的純電大概在15-20萬左右,主打的是轎車和SUV。
在他看來,星紀元的車在20萬以上,價格還是有很大的區別。iCAR主打潮酷好玩,走的是硬派小純電。這三個品牌在電動化層面,應該說是各自走了各自的差異化。而且風云的純電兼顧增程和電混,這是一個差別。
其次,在渠道方面,李學用表示,“現在我們傳統燃油車有1000家網絡,風云有400家網絡,其中全新渠道占了55%-60%,這些新渠道以前是不在奇瑞里面的,這是我們很大的優勢。”
他認為,“這說明奇瑞新的產品序列有足夠的吸引力,有足夠的投資人愿意來跟著我們干這件事情,這也是對我們的信心和信任。”
李學用進一步表示,接下來(風云)將陸續做到500家左右,這樣1500家共同發力,在年底做到月銷3萬臺以上,全年20萬的目標還是有信心的。
優勢三:理工男的“硬核”營銷
在外界看來,品牌營銷一直是奇瑞這個“理工男”不太擅長的部分。這里還真要幫奇瑞說一句:奇瑞并不是不懂營銷,而且做的還很優秀。從最近奇瑞風云的幾個營銷案例就能看出。

比如2024年3月28日,風云A8遠航版2000公里長續航實測里程達到1935.4公里,百公里油耗只有2.85L;
比如2024年3月30日,風云A8遠航版“真環轉”,1小時連續高環挑戰,180km/h為平均速度,205km/h為最高速度。李學用也說,他也在高環上跑了8圈,實在受不了了才下來,不是車受不了,是人受不了了....
當然,除了風云之外,奇瑞還有很多類似“魔鬼測試”的營銷案例。
比如2024年4月14日,星紀元ET高階智駕長途挑戰,尹同躍董事長攜手羅振宇聯合直播;2024年4月18日,探索06 C- DM 2000公里無人區長續航挑戰,實測里程為1840.7公里,要知道,這可是一輛方盒子的SUV。
可以看到,作為“理工男”,奇瑞在營銷上非常硬核,通過“極限挑戰”來展現奇瑞的技術實力。
當然,除了“硬核類”的營銷之外,在“玩花活”方面,奇瑞同樣是有一手。在風云T9上市活動上,奇瑞推出類似拼夕夕“砍一刀”的“新車預售眾籌”活動,只要訂單達到一定量級,用戶至高可享新車上市價格直降2萬元優惠。
李學用表示,“我們敢于眾籌,說明我們有信心做到眾籌,風云T9的目標是月銷過萬。”
不過,對于營銷,李學用承認也有做的不足地方,比如在新媒體的理解上,奇瑞跟華為小米還是有差距的。
“他們是巨大的開口尋找精準的用戶,我們是在有限的開口做到成交。我們在新媒體用戶已經占到30%到40%,這是所有汽車行業都沒有做到的,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增量,也帶來了穩定經銷商的客源。但是在新媒體的把握能力上,我們在華為和小米面前開口能力太有限了,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李學用說到。
優勢四:世界級的工廠品質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奇瑞常務副總經理張國忠說:“世界級的產品設計,依靠世界級工藝和制造技術來實現,而奇瑞青島超級工廠正是這樣的技術創新工廠+5G黑燈工廠。”

其實在去年,電駒小編有詳細參觀了奇瑞青島超級工廠。據工作人員的介紹,該工廠是2022年11月正式投產,歷時17個月即建成投產。
此外,超級工廠涵蓋沖壓車間、焊裝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試車場、試驗檢測、研發中心等生產、試驗、研發設施,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可實現年產20萬臺常規動力及新能源乘用車的混線生產,據悉,每1.5分鐘將有一臺全新整車駛下生產線運往全球。
其中,奇瑞青島超級工廠的最大優勢就是“數智化”,整個工廠1000臺AI機器人協同作業,并且通過AI品控系統,實現100%自動化在線測量、檢驗。而風云T9就是從這里駛下生產線。
此外,該工廠還采用了6600T壓鑄機。要知道,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也只用了6000T壓鑄機。再加上全自動高速同步生產線的沖壓車間,不僅兼顧了品質與效率,還提升了新車車身剛性。
李學用表示:這座工廠里出來的車,有到河南的,有到北京的,更有去中東的和歐洲的。
奇瑞方面則表示,奇瑞將通過蕪湖和青島“兩個工廠”的優勢互補,構建新能源賽道方面的制造優勢,從而加速推進新能源轉型。
優勢五:海外市場
最后,海外市場也是奇瑞最顯著的優勢。截至目前,奇瑞已經連續二十多年保持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而風云系列自誕生起就是面向全球的,因此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后續,A8和T9都將是出口的主力產品。
值得一的是,根據奇瑞方面介紹,為了出口更高級別的市場,今年在4月30日之前,大概有6款奇瑞車拿到了歐盟的認證,無論是排放也好、各種安全法規也好,奇瑞方面表示都滿足他們的要求。
而關于國際版本的價格問題,李學用表示:“我們肯定賣得比國內貴,市場不一樣。但為什么還有很多人買呢?這個車的價值基本上能匹配。”
“我們判斷,國內市場將形成433格局,即混動、燃油和純電車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0%、30%和30%。海外是逐步推進433,因為每個市場不一樣,所以,我們做好全球混動技術的儲備,以混動為主力,以電動為跟進,來推動全球新能源化的進程。”李學用稱。

雖然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曾坦言,在新能源市場上,奇瑞起了個大早,但是趕了個晚集。但是,我們看到,奇瑞是一家務實且上進的車企,能認識到不足,更愿意補齊不足。在和李學用這這些奇瑞高管的談話中,便能深刻的感受到這樣的企業文化。
正如李學勇說:“汽車是僅次于房產的重資產,汽車是一個具有全球性規模、技術含量極高的產品。既要學習優秀的經驗,也要耐得住寂寞,堅持將質量優先、堅持技術優 先做到極致,再包容別人的優勢,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同時他進一步表示,“做汽車需要特別的開放,向理想學習產品,向蔚來學習運維,向華為和小米學習互聯網營銷做流量思維,這是我們做傳統車企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