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紐約時報》、《華爾街時報》等報道,當地時間3月22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一個分支宣稱對當日發生在俄羅斯莫斯科近郊“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的恐怖襲擊事件負責,多名美國反恐官員隨后證實了這一說法。
有美官員表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成員一直活躍在俄羅斯,美國于3月早些時候收集到情報稱,“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ISIS-K)一直在計劃對莫斯科發動襲擊。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因此于3月7日曾向在俄美國人發布過一則關于“極端分子將襲擊莫斯科”的安全警告。
按消息人士的話說,這一警告與此次襲擊有關。美官員還表示,除了公開警告,美方還曾在私下場合向俄羅斯官員透露了顯示即將發生襲擊的情報。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具體向俄方提供了多少信息。但俄方本周曾斥責美國使館的安全聲明是“訛詐”,意在“破壞俄羅斯社會穩定”。
美媒還提到,今年1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遭美軍襲擊身亡四周年的紀念活動上,伊朗克爾曼城發生相隔時間不到10分鐘的兩起連環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03人死亡,211人受傷。報道稱,和俄羅斯此次遇襲一樣,“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事后宣稱對襲擊負責,美方也稱在事發前曾向伊朗發出過警告。

槍擊事件過后,“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火災 圖自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3月7日,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曾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則安全警告,建議在俄美國公民在未來48小時內避免參加大型集會,并特別提到了“音樂會”。
當時這份聲明中寫道:“有報道稱,極端分子即將對莫斯科大型集會(包括音樂會)發動襲擊。大使館正對此密切關注。”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大使館和國務院此后并未就此提供更多信息。美方此舉還引發諸多北約國家駐俄大使館的效仿,接連向本國公民發出類似的警告。
俄羅斯當局一直到本周二才對此做出回應。綜合塔斯社等俄媒報道,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將美大使館的聲明斥為“有明顯訛詐意味的挑釁言論”,指責其意在“恐嚇和破壞俄羅斯社會的穩定”。他敦促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其他執法機構加大力度防止恐怖襲擊。
《紐約時報》援引一名美國反恐官員的話報告稱,美方發出的警告是通過近幾個月來一系列具有可信度的情報得出的。這名官員說:“我們基本上可以追溯到11月,有源源不斷的情報顯示‘伊斯蘭國’想在俄羅斯境內發動襲擊。”
襲擊事件發生后,“伊斯蘭國”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發表聲明稱對此負責。但該組織并沒有提供證據支持這一說法。一名美國政府官員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政府認為沒有理由懷疑“伊斯蘭國”對襲擊負責的說法。
《華爾街日報》聲稱,向莫斯科發出預警符合美國政府長期實施的“警告義務”政策,即警告外國政府防范潛在的致命威脅。美國官員們說,這些情報被認為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能為俄當局提供足夠的時間來減輕所受襲擊。
《紐約時報》特別提到,另有美國官員補充稱,美國大使館當時發布的這份警告聲明與烏克蘭方面沒有關系,強調美國務院不會使用“極端分子”一詞來描述基輔下令采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