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山東煙臺58歲高齡“失獨媽媽”張玉梅面對重重壓力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作為全國罕見案例,“高齡生雙胞胎”的故事瞬間引起輿論關注。
點贊聲、批評聲、祝福聲、質疑聲和指責聲等紛紛涌向了這位高齡產婦,普通農婦張玉梅一時成為各大媒體鏡頭中的焦點人物。
時隔三年,張玉梅已經61歲,她的養娃之路走得是否艱難?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出生給她帶來了什么?三年來,這一家人是如何度過的?記者對話張玉梅,聽她講述高齡生子三年來“重啟人生”的故事。

“失獨”后高齡生下雙胞胎
“媽媽,我愛你!”3月8日,在煙臺蓬萊一處回遷小區,一對雙胞胎小女孩一邊唱歌,一邊甜甜地喊媽媽。這一聲媽媽,讓61歲的張玉梅的心中滿是甜蜜。
一個大大眼睛,一個調皮可愛。這是張玉梅一對雙胞胎女兒出生的第1070天,也是一位“失獨母親”人生重啟后的日常。
“我的倆小姑娘今年3歲了,這是給我最好的禮物,她們很乖,有時候我覺得是兒子換了一種方式陪著我。”張玉梅說,兩個孩子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也是她思念兒子的一種方式。
10年前,張玉梅的獨生兒子因車禍去世。張玉梅的人生“塌”了,她天天哭,夜夜哭,哭到絕望,哭到整個人都失去力氣。她感覺整個人生失去了一切意義,一度不想活下去。
張玉梅說,按照自己原本的人生劇本,過幾年兒子結婚,自己就能當上奶奶,過上抱孫子的生活,這一切,都因為一場車禍而永遠改變了。
“當時哭了不知多少天,我才做了一個決定,重新踏上了漫漫求子路。”張玉梅告訴記者,整個過程雖然時間已過去很久,一切仍歷歷在目,她相信,兒子是不忍看她傷心的。
求子7年,她度過了悲傷而身心俱疲的2000多天,很多次徘徊在崩潰和絕望邊緣。
煙臺、青島、北京、南京、濟南……她跑遍全國多地醫院“求子”,花光家里幾十萬積蓄,還欠了十萬外債。終于,經過了無數磨難,2020年,醫生告訴張玉梅懷孕了,是一對雙胞胎寶寶。
“第一次做B超的時候,聽到兩個孩子的心跳聲,我高興啊,當場放聲大哭。”張玉梅說,她當時感覺到,自己失去的幸福又回來了,自己又有了重啟人生、活下去的勇氣。
“媽媽我愛你,長大后養你、保護你!”張玉梅說,兩個女兒常常哄媽媽,聽到女兒的話,特別開心。目前,倆女兒一個聰明活潑,已經能背很多古詩;一個有主見,經常幫助媽媽。
上有老下有小,忙到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我今年61歲了,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年幼女兒。我每天都很累,但我感覺很幸福。”張玉梅說,這三年,自己對每一天都無比珍惜,對人生也很感恩。
張玉梅的這三年,比常人要艱難得多,但她并不后悔。
這三年,張玉梅照顧了三位老人。去年,90多歲的婆婆去世,這之前,她自己盡心盡力照顧。如今,她又把娘家年邁的父母也接來身邊照顧。
“我父親93歲,母親86歲,他們都常年生病,無法自理。”張玉梅說,自己每天早晨4點多起床,照顧一家老小,忙到凌晨才睡,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前陣子,一對雙胞胎女兒生病了,父母也不舒服,張玉梅忙里忙外,仍然樂呵呵地悉心照顧他們,給他們講講高興的事,活躍氣氛。
“人活一世圖什么?我這個年齡還有父母在,有可愛的孩子,這是我想要的幸福。”上有老,下有小的現狀,讓張玉梅感慨頗深,她說,經歷過喪子之痛,她格外珍惜親情,珍惜每一個親人。
張玉梅父母年邁,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張玉梅告訴記者,自家有兄弟姐妹四人,所以養老并非自己一家承擔,四人都很孝順,父母有事,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互相幫襯,張玉梅家經濟不寬裕,大家就都多出錢,自己多出力,一家人和和氣氣。
克服經濟壓力,希望培養女兒上大學
“我感謝這份母子緣分,讓我在58歲高齡的時候,又收到了命運送給我的禮物——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張玉梅是一個堅強的媽媽,生下雙胞胎女兒后,她從未后悔和退縮。
雙胞胎出生后,這位曾經的高齡“失獨母親”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指責。很多人擔心——她這么大年紀了,生了孩子怎么養?養孩子需要花多少錢算過嗎?孩子母乳不夠怎么辦?買不起奶粉怎么辦?將來上學怎么辦?
“我年齡雖然大了,但我給女兒的愛不會少。”張玉梅說,她相信母愛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育兒經驗能讓她把女兒照顧的更好,也相信失而復得的親情能讓她克服一切困難。
張玉梅說,自己和老公家族都有長壽基因,夫妻倆也會好好照顧自己,將來陪伴孩子的時間還很長。
